精锐纵横的破局营销之道(中)
破局性攻击的四项基本原则:
 1、宁做搅局的坏孩子,不做听话的乖宝宝
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认为乖乖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而那些多动症般不安分的,甚至是经常打坏玻璃窗、行事出格的孩子是坏孩子。乖宝宝很容易得到人们的喜爱,而坏孩子却常常遭遇人们的冷落和歧视。
但在解构与破局性攻击的市场营销竞争理论中,却是来了个颠倒,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企业,往往会被市场所淘汰,而善于创新,不按规律出牌的企业却容易获得市场的成功,尤其是当一个行业的市场格局基本稳定,行业排名前几位的品牌认知度也基本形成时,后来者如果亦步亦趋地跟随行业潮流做,不思创新的话,企业将永无出头之日。
案例:奥克斯――空调业中的坏孩子
奥克斯是一个后进入空调行业的企业,当它准备进入这个行业时,发现这个行业已经被格力、美的、科龙、志高、春兰等企业霸占了一线和二线的市场格局,奥克斯无论从哪方面突围都难以有所作为,最后奥克斯采用了极端的做法,即大胆地对现有空调行业结构进行破局,其破局的导火线是针对其中一款1.5匹的空调产品价格,实行爆炸式揭底,即向广大消费者公开这款产品的成本和利润。2002年4月20日,奥克斯联合家电行业机构和政府相关专业机构,在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公开向全社会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集中对1.5匹空调原配件成本开膛剖腹,并宣布1880元为1.5匹冷暖空调的市场标准价,硬是将当时市场上标价为4000多元的空调拉到1500元左右的价格。
奥克斯非常响亮地告诉消费者,这款大部分企业标价为4000多元的空调产品其实际的成本不足1500元,奥克斯开价1880元的市场价,仍有300多元的利润可图。
此招一出,立即遭到了美的、格力等同行巨头的“口诛”,但同时也迫使一批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的企业纷纷“关门大吉”,空调行业也在 2002年由近千家企业迅速集中到三、四十余家,迅速完成了空调行业的大洗牌,而奥克斯也以一个“坏孩子”的“破局王”形象而大受市场追捧,企业达到了空前的成功。
奥克斯的破局运动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当时空调业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稳定,如果它只是跟随进入瓜分一点蛋糕,那么这个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个局面的维持者不会轻易让你得逞,尤其是这个行业的领先企业,他们希望行业相对安定,希望一切都按规矩进行;而落后企业不会这么想,因为按规矩进行自己就永远是落后者。所以,他们希望抓住机会,变革自身,然后就在行业里兴风作浪搞破局,或者干脆破旧立新,做一个乱世英雄,把自己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规则的,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行规。比如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的暴利,每一个地产商都很心照不宣地做着自己的发财计划,所以造成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如:利润丰厚、开发速度缓慢和尊敬行业老大等,偏偏出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顺弛,它一下子冒了出来,号称要突破百万销售额,结果真的成功了,从而引发行业的动荡。利润丰厚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规则,它关系到每一家企业的生存状态。顺驰把土地价格
抬上去了,房地产的利润就少了,这是破局规则。开发速度缓慢是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二个规则,因为这样开发商可以坐享土地增值部分的利润,顺驰的戴尔速度把这个规则也破局了。尊敬老大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三个规则。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王石以及他领导的万科就受到全行业的推崇,其权威程度几近武侠流派的至尊掌门,威严不可冒犯,但顺驰也豪不客气地犯了。
家电业的奥克斯和地产界的顺弛完成了行业游戏规则的破局,即把这个大家公认的安定局面给破局掉了,行业也就没有了顺序和论资排辈般的市场格局,于是安然自得地享受乱世带来的市场成果。
 2、与一人斗不如干脆与众人为敌
在我们的日常社会中,经常会看到人与人之间因为一点琐事甚至是一个误会而大打出手,这些打斗场面通常会有两种现象,一种是一对一的单打独斗,一种是打群架。通常一对一的打斗,围观者不会太多,也不容易打的过分,社会的关注度更是有限的,而如果是一群人跟另一群人打群架,或者是一个人敌对一群人的时候,围观者会更多,打斗的结局也很难预料,社会的关注度会更好,甚至很容易登上当地报纸的头条。
这与解构与破局性攻击的市场营销竞争理论一样,当一家后来的企业,竞争的矛头只针对行业中的一家企业的时候,你的破局程度很有限,社会(行业)对你的关注度也很低,或许只是像一块石子丢入大海中一样毫无声息。严重者甚至反被竞争者淘汰出局。但如果你是与整个行业为敌人的时候,整个行业与社会都会关注你,起码它们会奇怪,这家企业凭什么这样做?这样的竞争带来的行业热点,极有可能为攻击者带来快速的企业知名度,从而达到攻击的成功目的。
案例:五谷道场――切分非油炸,独立攻击全行业
中旺集团以前一前做中低档方便面,由于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使得企业产生了做高档方便面品牌的野心,随即与2004年开始进入高档方便面市场。当时摆在企业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学华龙,跟随巨头们做,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争得一点点可怜的市场份额;永远跟着巨头屁股后面走,一种是挑战行业巨头,进行差异化突围,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营销能力似乎无法积聚挑战的能量。企业发现,如果只是在产品的好坏层面上与对手竞争,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决定不走那种只说自己好的常规路线,而是主动向三大行业巨头为核心的整个方便面行业发起挑战,攻其必救之处。企业根据自身的产品生产技术,很快找到了针对行业挑战的攻击武器:现有市场上销售的方便面产品,全部是以油炸工艺生产的产品,而油炸食品,几乎公认含有致癌物质,在美国曾多次发生抗议麦当劳销售油炸食品而遭起诉的事件,而五谷道场的产品是采用非油炸的新工艺,所以,企业很快将策略进入实施,推出由陈宝国代言的影视广告,“拒绝油炸,保留健康”的火药味浓郁的广告语,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整个方便面行业。五谷道场只是一个新进入者,当然不可能打倒整个行业,也不用担心他们打死自己,因为如果巨头们应战,就立刻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如果不应战,就显得理亏,企业更好炒作,在方便面历史上实施一次品质属性的竞争性搅局,使五谷道场这个品牌与它所特有的品牌利益点深入人心。
 1、宁做搅局的坏孩子,不做听话的乖宝宝
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认为乖乖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而那些多动症般不安分的,甚至是经常打坏玻璃窗、行事出格的孩子是坏孩子。乖宝宝很容易得到人们的喜爱,而坏孩子却常常遭遇人们的冷落和歧视。
但在解构与破局性攻击的市场营销竞争理论中,却是来了个颠倒,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企业,往往会被市场所淘汰,而善于创新,不按规律出牌的企业却容易获得市场的成功,尤其是当一个行业的市场格局基本稳定,行业排名前几位的品牌认知度也基本形成时,后来者如果亦步亦趋地跟随行业潮流做,不思创新的话,企业将永无出头之日。
案例:奥克斯――空调业中的坏孩子
奥克斯是一个后进入空调行业的企业,当它准备进入这个行业时,发现这个行业已经被格力、美的、科龙、志高、春兰等企业霸占了一线和二线的市场格局,奥克斯无论从哪方面突围都难以有所作为,最后奥克斯采用了极端的做法,即大胆地对现有空调行业结构进行破局,其破局的导火线是针对其中一款1.5匹的空调产品价格,实行爆炸式揭底,即向广大消费者公开这款产品的成本和利润。2002年4月20日,奥克斯联合家电行业机构和政府相关专业机构,在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公开向全社会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集中对1.5匹空调原配件成本开膛剖腹,并宣布1880元为1.5匹冷暖空调的市场标准价,硬是将当时市场上标价为4000多元的空调拉到1500元左右的价格。
奥克斯非常响亮地告诉消费者,这款大部分企业标价为4000多元的空调产品其实际的成本不足1500元,奥克斯开价1880元的市场价,仍有300多元的利润可图。
此招一出,立即遭到了美的、格力等同行巨头的“口诛”,但同时也迫使一批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的企业纷纷“关门大吉”,空调行业也在 2002年由近千家企业迅速集中到三、四十余家,迅速完成了空调行业的大洗牌,而奥克斯也以一个“坏孩子”的“破局王”形象而大受市场追捧,企业达到了空前的成功。
奥克斯的破局运动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当时空调业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稳定,如果它只是跟随进入瓜分一点蛋糕,那么这个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个局面的维持者不会轻易让你得逞,尤其是这个行业的领先企业,他们希望行业相对安定,希望一切都按规矩进行;而落后企业不会这么想,因为按规矩进行自己就永远是落后者。所以,他们希望抓住机会,变革自身,然后就在行业里兴风作浪搞破局,或者干脆破旧立新,做一个乱世英雄,把自己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规则的,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行规。比如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的暴利,每一个地产商都很心照不宣地做着自己的发财计划,所以造成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如:利润丰厚、开发速度缓慢和尊敬行业老大等,偏偏出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顺弛,它一下子冒了出来,号称要突破百万销售额,结果真的成功了,从而引发行业的动荡。利润丰厚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规则,它关系到每一家企业的生存状态。顺驰把土地价格
抬上去了,房地产的利润就少了,这是破局规则。开发速度缓慢是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二个规则,因为这样开发商可以坐享土地增值部分的利润,顺驰的戴尔速度把这个规则也破局了。尊敬老大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三个规则。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王石以及他领导的万科就受到全行业的推崇,其权威程度几近武侠流派的至尊掌门,威严不可冒犯,但顺驰也豪不客气地犯了。
家电业的奥克斯和地产界的顺弛完成了行业游戏规则的破局,即把这个大家公认的安定局面给破局掉了,行业也就没有了顺序和论资排辈般的市场格局,于是安然自得地享受乱世带来的市场成果。
 2、与一人斗不如干脆与众人为敌
在我们的日常社会中,经常会看到人与人之间因为一点琐事甚至是一个误会而大打出手,这些打斗场面通常会有两种现象,一种是一对一的单打独斗,一种是打群架。通常一对一的打斗,围观者不会太多,也不容易打的过分,社会的关注度更是有限的,而如果是一群人跟另一群人打群架,或者是一个人敌对一群人的时候,围观者会更多,打斗的结局也很难预料,社会的关注度会更好,甚至很容易登上当地报纸的头条。
这与解构与破局性攻击的市场营销竞争理论一样,当一家后来的企业,竞争的矛头只针对行业中的一家企业的时候,你的破局程度很有限,社会(行业)对你的关注度也很低,或许只是像一块石子丢入大海中一样毫无声息。严重者甚至反被竞争者淘汰出局。但如果你是与整个行业为敌人的时候,整个行业与社会都会关注你,起码它们会奇怪,这家企业凭什么这样做?这样的竞争带来的行业热点,极有可能为攻击者带来快速的企业知名度,从而达到攻击的成功目的。
案例:五谷道场――切分非油炸,独立攻击全行业
中旺集团以前一前做中低档方便面,由于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使得企业产生了做高档方便面品牌的野心,随即与2004年开始进入高档方便面市场。当时摆在企业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学华龙,跟随巨头们做,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争得一点点可怜的市场份额;永远跟着巨头屁股后面走,一种是挑战行业巨头,进行差异化突围,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营销能力似乎无法积聚挑战的能量。企业发现,如果只是在产品的好坏层面上与对手竞争,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决定不走那种只说自己好的常规路线,而是主动向三大行业巨头为核心的整个方便面行业发起挑战,攻其必救之处。企业根据自身的产品生产技术,很快找到了针对行业挑战的攻击武器:现有市场上销售的方便面产品,全部是以油炸工艺生产的产品,而油炸食品,几乎公认含有致癌物质,在美国曾多次发生抗议麦当劳销售油炸食品而遭起诉的事件,而五谷道场的产品是采用非油炸的新工艺,所以,企业很快将策略进入实施,推出由陈宝国代言的影视广告,“拒绝油炸,保留健康”的火药味浓郁的广告语,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整个方便面行业。五谷道场只是一个新进入者,当然不可能打倒整个行业,也不用担心他们打死自己,因为如果巨头们应战,就立刻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如果不应战,就显得理亏,企业更好炒作,在方便面历史上实施一次品质属性的竞争性搅局,使五谷道场这个品牌与它所特有的品牌利益点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