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文化管理的概念
一、文化是什么?怎么理解?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一个普遍存在并长期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文化不能落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咨询服务行业中,尚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八九点的咨询师团队认为这是行业给自己留下的一个历史机遇――八九点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回答得非常漂亮!
“文化落地”――持这种说法的人,首先应该承认自己还没弄懂“文化”是什么。其实,文化就像树木花草一样,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或者说,管理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本来就有,不过有人种的是花;有人种的是毒草;有人种的是混乱的杂草;有人种的是树;有人种的是成功基因、有人种的是精神…… 企业文化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基层。企业管理者又将其上升为基本精神、基本理念来指导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有人对它的生长进行了管理(实施了文化管理),有人却放任它自己滥长(还没有意识到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人类管理发展史上的第四代管理方法:
第一代管理: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
第二代管理:是以激励为中心的管理……
第三代管理:是以思维为中心的管理……
第四代管理:是以管理组织的灵魂为中心,即管理组织的价值观、使命、宗旨、经营哲学、运作理念、基本精神、基本行为模式的管理方式。这是卓越的管理方式,卓越的企业也普遍这样做。实施以企业文化为中心的管理最终将成为企业必须的行为。
在《易经》里有这么一句话:“观乎,天下以人文化成”。
“人文化成”――就是文化的一词的最早来源。也就是说,文化统治着天下。为什么历代皇帝登基后都要首先祭孔?是因为“儒家文化在治理着天下”――乾隆说。
美国学者福山说:世界上只有三个真正的统治者,一个是基督、一个是默罕默德、另一个就最伟大的统治者――孔子。孔子虽然逝世两千多年,但人们仍不折不扣地执行着他倡导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观念、基本行为规范。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武则天为什么立“无字碑”?因为她试图改变唐盛时期的文化,消灭盛唐文化,但最终她未能如愿。她自知有罪于后人,无法面对后人,这才立下无字碑。但事实上她已经改变了文化,毕竟自武则天以后,中国开始弱化。正如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所言:文化弱、则民族弱。
这就是文化的控制力,或者说是用文化去管理的领导力。用文化管理人,不仅规范人们的行为,还规范人们的看法(价值观)、想法(思维方式)。与制度管理相比,可以说,文化管理的力量和作用无法比及。
可是,在中国,CIS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模式。人们停留在造造句、编编词、美化美化形象的CI、BI、VI的形式主义上。其实,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根本涉及不到文化的内核,甚至连文化的文字表述都没有完成50%,更不要说如何落地了。这种对文化的理解根本、更不可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错误的理解,仅仅在形式外壳上做文章,怎么能产生正果呢?以CIS为根本工具的人们,正在伤害着中国渴望发展文化管理的企业。这正是当前企业的最大痛苦,也是自己的悲哀。
企业文化表现在员工共同的行为习惯、传统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共同的意愿之中。《圣经》“也是一本企业文化手册”,它使基督信徒视死如归,它有着极强的驾驭力、统治力。《圣经》没有什么MI、BI,确切地说《圣经》是一本故事集。与之类似,佛教的宝典也是一本故事集。毛泽东有一系列故事――雷锋、张思德、白求恩、愚公……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故事所描绘的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基本理念、基本行为模式……文化本来是这样,为什么到我们国家就成了造造句、编编词、美化美化形象了呢?
当前,一些“文化不落地”的错误,首先是对文化概念的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文化的基本概念弄错了,怎么能做对呢?问题比答案更重要,问题不对,答案一定是错的。其次,文化真正的作用是什么,也没搞清楚。
二、为什么选择管理文化?文化管理有何作用?
文化不是战略,却决定着战略的根本思考
文化不是管理,却决定着管理的根本思想
文化不是经营,却决定着经营的根本思路
文化不是人力,却决定着人力的根本管理
文化不是目标,却决定着目标的根本方向
文化不是能力,却决定着企业的根本精神
文化不是品牌,却决定着品牌的根本内核
……
文化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但是,只有意识到它的内在规律,才能驾驭它、使用它、运作它。例如什么是理念,理念的具体作用。
•经营理念是决定企业全部经营行为的指导思想
•经营理念为企业经营指引方向、明确范式
•经营理念是企业发展、运作的思路
•经营理念是企业一切行为准则的依据和规范
•企业口号――是企业核心理念与根本精神的集中表达。企业口号是企业进军市场鼓舞士气的锐利武器。他可以喊出企业内心的追求,喊出公众的认同,喊出员工的力量。
•企业使命――是企业为什么而存在的根本思考,它决定企业因什么而定位、因什么而组织、因什么投资……
•企业宗旨――是企业如何实现使命的根本主张。企业宗旨阐明企业应该怎样做正确的事;奉行什么原则;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采用什么根本方法。宗旨是文化如何解决问题的根本主张。
•企业目标――是企业实现使命的远景和梦想……
•企业哲学――是企业成功的思维方式,它统一企业的基本方法体系和选择体系……
•企业价值观――是经营的成功法则,是企业如何做出判断、做出选择的根本规范……
•企业精神――是企业成功的精神支柱,它决定企业竞争力的50%以上的价值。
如果企业没有这些文化,企业必然产生巨大的内耗――使命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必然产生内部博弈――愿景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人们如何统一认识?(价值观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如何调动士气?(理念对抗);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如何体现根本的企业精神规范……
文化管理是企业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它以人为中心,由里到外的驱动,狠抓组织统一的价值、统一的愿景、统一的宗旨、统一的思维方式和根本精神……从塑造组织灵魂着手抓管理,抓到了管理的根本。在灵魂深处把人给控制了,什么不能控制呢?什么不是由人去控制的?不能控制人能控制什么?控制人不能控制人心能控制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一个普遍存在并长期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文化不能落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咨询服务行业中,尚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八九点的咨询师团队认为这是行业给自己留下的一个历史机遇――八九点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回答得非常漂亮!
“文化落地”――持这种说法的人,首先应该承认自己还没弄懂“文化”是什么。其实,文化就像树木花草一样,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或者说,管理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本来就有,不过有人种的是花;有人种的是毒草;有人种的是混乱的杂草;有人种的是树;有人种的是成功基因、有人种的是精神…… 企业文化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基层。企业管理者又将其上升为基本精神、基本理念来指导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有人对它的生长进行了管理(实施了文化管理),有人却放任它自己滥长(还没有意识到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人类管理发展史上的第四代管理方法:
第一代管理: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
第二代管理:是以激励为中心的管理……
第三代管理:是以思维为中心的管理……
第四代管理:是以管理组织的灵魂为中心,即管理组织的价值观、使命、宗旨、经营哲学、运作理念、基本精神、基本行为模式的管理方式。这是卓越的管理方式,卓越的企业也普遍这样做。实施以企业文化为中心的管理最终将成为企业必须的行为。
在《易经》里有这么一句话:“观乎,天下以人文化成”。
“人文化成”――就是文化的一词的最早来源。也就是说,文化统治着天下。为什么历代皇帝登基后都要首先祭孔?是因为“儒家文化在治理着天下”――乾隆说。
美国学者福山说:世界上只有三个真正的统治者,一个是基督、一个是默罕默德、另一个就最伟大的统治者――孔子。孔子虽然逝世两千多年,但人们仍不折不扣地执行着他倡导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观念、基本行为规范。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武则天为什么立“无字碑”?因为她试图改变唐盛时期的文化,消灭盛唐文化,但最终她未能如愿。她自知有罪于后人,无法面对后人,这才立下无字碑。但事实上她已经改变了文化,毕竟自武则天以后,中国开始弱化。正如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所言:文化弱、则民族弱。
这就是文化的控制力,或者说是用文化去管理的领导力。用文化管理人,不仅规范人们的行为,还规范人们的看法(价值观)、想法(思维方式)。与制度管理相比,可以说,文化管理的力量和作用无法比及。
可是,在中国,CIS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模式。人们停留在造造句、编编词、美化美化形象的CI、BI、VI的形式主义上。其实,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根本涉及不到文化的内核,甚至连文化的文字表述都没有完成50%,更不要说如何落地了。这种对文化的理解根本、更不可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错误的理解,仅仅在形式外壳上做文章,怎么能产生正果呢?以CIS为根本工具的人们,正在伤害着中国渴望发展文化管理的企业。这正是当前企业的最大痛苦,也是自己的悲哀。
企业文化表现在员工共同的行为习惯、传统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共同的意愿之中。《圣经》“也是一本企业文化手册”,它使基督信徒视死如归,它有着极强的驾驭力、统治力。《圣经》没有什么MI、BI,确切地说《圣经》是一本故事集。与之类似,佛教的宝典也是一本故事集。毛泽东有一系列故事――雷锋、张思德、白求恩、愚公……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故事所描绘的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基本理念、基本行为模式……文化本来是这样,为什么到我们国家就成了造造句、编编词、美化美化形象了呢?
当前,一些“文化不落地”的错误,首先是对文化概念的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文化的基本概念弄错了,怎么能做对呢?问题比答案更重要,问题不对,答案一定是错的。其次,文化真正的作用是什么,也没搞清楚。
二、为什么选择管理文化?文化管理有何作用?
文化不是战略,却决定着战略的根本思考
文化不是管理,却决定着管理的根本思想
文化不是经营,却决定着经营的根本思路
文化不是人力,却决定着人力的根本管理
文化不是目标,却决定着目标的根本方向
文化不是能力,却决定着企业的根本精神
文化不是品牌,却决定着品牌的根本内核
……
文化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但是,只有意识到它的内在规律,才能驾驭它、使用它、运作它。例如什么是理念,理念的具体作用。
•经营理念是决定企业全部经营行为的指导思想
•经营理念为企业经营指引方向、明确范式
•经营理念是企业发展、运作的思路
•经营理念是企业一切行为准则的依据和规范
•企业口号――是企业核心理念与根本精神的集中表达。企业口号是企业进军市场鼓舞士气的锐利武器。他可以喊出企业内心的追求,喊出公众的认同,喊出员工的力量。
•企业使命――是企业为什么而存在的根本思考,它决定企业因什么而定位、因什么而组织、因什么投资……
•企业宗旨――是企业如何实现使命的根本主张。企业宗旨阐明企业应该怎样做正确的事;奉行什么原则;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采用什么根本方法。宗旨是文化如何解决问题的根本主张。
•企业目标――是企业实现使命的远景和梦想……
•企业哲学――是企业成功的思维方式,它统一企业的基本方法体系和选择体系……
•企业价值观――是经营的成功法则,是企业如何做出判断、做出选择的根本规范……
•企业精神――是企业成功的精神支柱,它决定企业竞争力的50%以上的价值。
如果企业没有这些文化,企业必然产生巨大的内耗――使命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必然产生内部博弈――愿景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人们如何统一认识?(价值观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如何调动士气?(理念对抗);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如何体现根本的企业精神规范……
文化管理是企业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它以人为中心,由里到外的驱动,狠抓组织统一的价值、统一的愿景、统一的宗旨、统一的思维方式和根本精神……从塑造组织灵魂着手抓管理,抓到了管理的根本。在灵魂深处把人给控制了,什么不能控制呢?什么不是由人去控制的?不能控制人能控制什么?控制人不能控制人心能控制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