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谋学的起源与策划的理论
策划的武器
――中国谋学的起源与策划的理论
周春龄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我接到从湖北武汉打来的一个电话,一位男生用怯怯的声音说,他想学习谋略问多少钱,他说他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想学政治谋略,但是没有多少钱,说到这里,突然变的有点口吃起来,俗语叫结巴。我说我的谋略网建的比较早但做的不好,最近正在重新做,可能的话新的谋略网上传后我们再联系。关闭手机后心里有点不平静,回味着他的声音想到《史记》中写韩非也是口吃,另外自古寒士出豪杰呀,不由感到这个武汉男生将来也可能是一个大才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即周氏王朝八百年从分封四百诸侯到秦王扫六合统一中国,那时天子不作为诸侯当取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为公等老子的民主思想已无影无形地灌输到朝野上下。期间谋臣策士的兴起是最为有趣的,一批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如老子、孔子、孟子、曾子、墨子、庄子、荀子、鬼谷子等等,带领着他们的徒弟们奔走呼号在华夏大地,他们拿出一套套治国良策游说于各路诸侯,一会儿被捧为上宾一会儿打入冷宫,直搞的老子骑牛而走、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犬、苏秦配六国相印、韩非惨死狱中。孔子收徒三千贤人七十二,子贡下海经商,鬼谷子在鬼谷山中遥控指挥纵横两派首领张仪、苏秦,荀子的两个学生李斯、韩非互相残杀。最牛B的是吕不韦,他采取偷天换日的谋略把秦王瀛政把玩于股掌之上,一部《吕氏春秋》流芳千古,把个谋臣策士的角色演绎的无以复加。难怪毛泽东说,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
自古以来凡言谋皆为阴谋,谋属阴不能为阳,因为事以密成一旦暴露满盘皆输。姜子牙是第一个大阴谋家,辅佐文王打天下,《史记》称之为善阴权、圣谋;张子房是第二个大阴谋家,助刘邦取得天下,《史记》称之为本谋。吕不韦是谋臣策士中的另类,是个奇才,阴的不能再阴了,我认为按历史顺序应排在姜子牙之后,视为神谋。
《吕氏春秋》对前秦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直接标明引用老子《道德经》的东西却不多,但间接从韩非作品中引用老子思想的却有一些,可见韩非对传播老子思想的作用是很大的。也可见吕不韦的聪明与狡猾,他引用的尽是黄帝、文王、周公、孔子、墨子、曾子的话,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讲阳谋行阴谋,不过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傻子才说真话,老子、韩非子都是傻子。比如,有人说只有傻子才能建成社会主义要发扬傻子精神,你说这话有没有道理?我说有一定道理。用老子的思维逻辑当表达为,傻不傻,不傻傻,傻不傻而不傻傻,先不傻而后傻,傻而无不傻。切记,这不是绕口令。
韩非是历史上第一个对老子的作品进行研究的人,主要体现在《解老》和《喻老》中。韩非应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是道家学派,并非什么法家,不过是法家借用了他的学说而已,倒是李斯背叛了他的老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家。韩非对老子《道德经》思想的解释和阐发,对于过去乃至我们今天研究老子的思想具有关键的意义。
韩非的《解老》集中在《老子》的十二章中,其中德经九章、道经三章,即依次为38章、58章、59章、60章、46章、14章、1章、25章、50章、67章、53章、54章。
韩非在《喻老》中对《老子》思想的解释和阐发,集中在《老子》的另外十二章中,其中德经八章、道经四章,即依次为46章、54章、26章、36章、63章、64章、52章、71章、47章、41章、33章、27章。
其中第46章在两篇中都有,所以共二十三章。
这二十三章是《老子》一书的精华,也是值得拿出来进行专门研究的。中国的文化根柢在道家,我相信鲁迅说的是对的。因此我研究策划思想的起源和策划的基础理论,是从研究《老子》和韩非的《解老》、《喻老》开始的。
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谋学。谋学一词是我发明的,在此之前没有人使用过这个词。易讲变,谋言劝。无论老子、韩非还有孔孟等春秋战国诸子,这些人写的书,大都是站在谋臣策士的立场去运笔的,即帮助君王出谋划策,劝说掌权的人按他们的主张去行事。他们站在比君王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有理由可以“架六龙以驭天”。
因此,在云云五千年的历史嬗变中,他们稳坐钓鱼台,呼风唤雨、神机妙算、屡操胜券,他们纵横捭阖,使掌权者唯计是从,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名声,也得到了帝王的尊崇,不是帝王胜似帝王。这也算是不当总统就当策划人的一个注脚吧。
武汉小伙你好,最后我还要提到武汉这个男学生,因为他像一个幽灵一样总是梦绕情牵在我的脑海中浮游,既然你有志于学习谋略,我想还是从这里开始吧,在网上学总会便宜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谋臣策士的历史,中国的教育也是从培养谋臣策士开始的。《史记》记载的战国四君子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都有门客千人以上,吕不韦门客达到三千,这都是达官贵人办的有钱可以包养。孔子、庄子就不行了只能收一束干腊肉或领着徒弟去钓鱼。我不会收你的干腊肉也不会领你去钓鱼,我想送你一句话,韩非说:只要掌握了道和理,既可以贵为帝王将相,也可以成为大富豪。
2007年6月于深圳海外装饰大厦
――中国谋学的起源与策划的理论
周春龄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我接到从湖北武汉打来的一个电话,一位男生用怯怯的声音说,他想学习谋略问多少钱,他说他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想学政治谋略,但是没有多少钱,说到这里,突然变的有点口吃起来,俗语叫结巴。我说我的谋略网建的比较早但做的不好,最近正在重新做,可能的话新的谋略网上传后我们再联系。关闭手机后心里有点不平静,回味着他的声音想到《史记》中写韩非也是口吃,另外自古寒士出豪杰呀,不由感到这个武汉男生将来也可能是一个大才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即周氏王朝八百年从分封四百诸侯到秦王扫六合统一中国,那时天子不作为诸侯当取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为公等老子的民主思想已无影无形地灌输到朝野上下。期间谋臣策士的兴起是最为有趣的,一批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如老子、孔子、孟子、曾子、墨子、庄子、荀子、鬼谷子等等,带领着他们的徒弟们奔走呼号在华夏大地,他们拿出一套套治国良策游说于各路诸侯,一会儿被捧为上宾一会儿打入冷宫,直搞的老子骑牛而走、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犬、苏秦配六国相印、韩非惨死狱中。孔子收徒三千贤人七十二,子贡下海经商,鬼谷子在鬼谷山中遥控指挥纵横两派首领张仪、苏秦,荀子的两个学生李斯、韩非互相残杀。最牛B的是吕不韦,他采取偷天换日的谋略把秦王瀛政把玩于股掌之上,一部《吕氏春秋》流芳千古,把个谋臣策士的角色演绎的无以复加。难怪毛泽东说,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
自古以来凡言谋皆为阴谋,谋属阴不能为阳,因为事以密成一旦暴露满盘皆输。姜子牙是第一个大阴谋家,辅佐文王打天下,《史记》称之为善阴权、圣谋;张子房是第二个大阴谋家,助刘邦取得天下,《史记》称之为本谋。吕不韦是谋臣策士中的另类,是个奇才,阴的不能再阴了,我认为按历史顺序应排在姜子牙之后,视为神谋。
《吕氏春秋》对前秦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直接标明引用老子《道德经》的东西却不多,但间接从韩非作品中引用老子思想的却有一些,可见韩非对传播老子思想的作用是很大的。也可见吕不韦的聪明与狡猾,他引用的尽是黄帝、文王、周公、孔子、墨子、曾子的话,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讲阳谋行阴谋,不过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傻子才说真话,老子、韩非子都是傻子。比如,有人说只有傻子才能建成社会主义要发扬傻子精神,你说这话有没有道理?我说有一定道理。用老子的思维逻辑当表达为,傻不傻,不傻傻,傻不傻而不傻傻,先不傻而后傻,傻而无不傻。切记,这不是绕口令。
韩非是历史上第一个对老子的作品进行研究的人,主要体现在《解老》和《喻老》中。韩非应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是道家学派,并非什么法家,不过是法家借用了他的学说而已,倒是李斯背叛了他的老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家。韩非对老子《道德经》思想的解释和阐发,对于过去乃至我们今天研究老子的思想具有关键的意义。
韩非的《解老》集中在《老子》的十二章中,其中德经九章、道经三章,即依次为38章、58章、59章、60章、46章、14章、1章、25章、50章、67章、53章、54章。
韩非在《喻老》中对《老子》思想的解释和阐发,集中在《老子》的另外十二章中,其中德经八章、道经四章,即依次为46章、54章、26章、36章、63章、64章、52章、71章、47章、41章、33章、27章。
其中第46章在两篇中都有,所以共二十三章。
这二十三章是《老子》一书的精华,也是值得拿出来进行专门研究的。中国的文化根柢在道家,我相信鲁迅说的是对的。因此我研究策划思想的起源和策划的基础理论,是从研究《老子》和韩非的《解老》、《喻老》开始的。
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谋学。谋学一词是我发明的,在此之前没有人使用过这个词。易讲变,谋言劝。无论老子、韩非还有孔孟等春秋战国诸子,这些人写的书,大都是站在谋臣策士的立场去运笔的,即帮助君王出谋划策,劝说掌权的人按他们的主张去行事。他们站在比君王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有理由可以“架六龙以驭天”。
因此,在云云五千年的历史嬗变中,他们稳坐钓鱼台,呼风唤雨、神机妙算、屡操胜券,他们纵横捭阖,使掌权者唯计是从,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名声,也得到了帝王的尊崇,不是帝王胜似帝王。这也算是不当总统就当策划人的一个注脚吧。
武汉小伙你好,最后我还要提到武汉这个男学生,因为他像一个幽灵一样总是梦绕情牵在我的脑海中浮游,既然你有志于学习谋略,我想还是从这里开始吧,在网上学总会便宜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谋臣策士的历史,中国的教育也是从培养谋臣策士开始的。《史记》记载的战国四君子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都有门客千人以上,吕不韦门客达到三千,这都是达官贵人办的有钱可以包养。孔子、庄子就不行了只能收一束干腊肉或领着徒弟去钓鱼。我不会收你的干腊肉也不会领你去钓鱼,我想送你一句话,韩非说:只要掌握了道和理,既可以贵为帝王将相,也可以成为大富豪。
2007年6月于深圳海外装饰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