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包装难见“劝说语”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早在2007年10月1日就已开始在全国正式实施,据《通则》规定,包括啤酒、葡萄酒、果酒、白酒在内的酒精浓度高于0.5度的酒精饮料,须在酒瓶包装上贴有“警示语”或者“劝说语”,如“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后请勿驾驶”、“不适合18岁以下人士饮用”等。然而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在池州市市场上销售的酒类包装上,仍有一些酒类鲜见“劝说语”。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早在2007年10月1日就已开始在全国正式实施,据《通则》规定,包括啤酒、葡萄酒、果酒、白酒在内的酒精浓度高于0.5度的酒精饮料,须在酒瓶包装上贴有“警示语”或者“劝说语”,如“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后请勿驾驶”、“不适合18岁以下人士饮用”等。然而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在池州市市场上销售的酒类包装上,仍有一些酒类鲜见“劝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