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数字化工作流程融入企业MIS管理
编者按:虽然数字化工作流程已经普及进入印刷企业,MIS系统也更多的应用于传统印刷模块的管理,方便监控生产率和交货时间,并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但由于传统印刷企业逐渐的向跨媒体业务开拓,我们发现目前还没有针对跨媒体作业生产而开发的MIS管理系统。
随便寻问任何一家大型印刷厂如何跟踪订单、计算原材料成本以及活件的收费,他们一般都会提及到MIS系统:公司的MIS系统有印活控制屏幕能够自动化计价,能够告诉我们一套设备的生命历程,也可以很好的计算出一个印活最后的成本和利润率。
但如果我们问:企业是如何让自己始终保持与迅速发展中的跨媒体印刷齐头并进,永不落伍时,可能我们就不会有这么清晰的数字了。
对于从事跨媒体印刷业务的印刷企业来说,诸如电子邮件、SMS、社会媒体和个人网站的业务可能并不如印刷企业的管理那么复杂,但是我们却没有一个有效的MIS来控制和管理我们跨媒体印刷业务的生产作业流程。
那么在这种跨媒体印刷的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IS系统?
数字化印刷管理的不足之处
有一些少数的印刷兼跨媒体印刷的企业已经开始为跨媒体业务考虑并实施MIS系统管理,他们一致认为MIS是数字化领域的新事物,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还没有开始像印刷那样正规的全面彻底的进行管理数字化业务,而并不是数字化媒体业务对这类管理系统缺少需求。
大多数印刷企业仍然在调整他们的思路,从一贯的有形化的固定成本的印刷生产到对有形资产和管理费用都要求小的生产工艺转变。印刷企业正在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项业务只需要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屏幕前设计处理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发送或者是只是做些规划性的工作,而不需要在印活来了之后做生产计划、安排设备准备原材料,并不是说生产计划就不需要做或者不需要跟踪不需要定价。
MIS供应商Shuttleworth的负责人Paul Deane说道:“跨媒体对印刷企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以至于大多数人都需要做足够的功课,诸如采用一些电子表格系统和手工计算工具来进行项目管理和线下成本分析。”
“实际上,数字化业务的管理同其他正在进行的任何项目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Paul Deane解释说,“他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你需要跟踪监督的生产阶段不同,还有不同就是日常管理费用以及和“软件即服务”这类平台所必需界定的点击收费。不管产品和服务是什么,都需要对其进行管理。”
只有少数的人采用MIS系统来跟踪跨媒体业务这一事实一点也不能证明跨媒体业务就不需要MIS管理,Real Print Management公司的负责人Mark Gray也对此表示赞同。Gray认为,事实上在数字化领域这类系统采纳实施的越少,反而越发使得这种需求更加受关注。
Gray进一步解释说,当一台设备生产某件印活时耗费的时间超过了生产计划安排的时间并且超出了定价范围内所允许的工作时间,或者是一批原材料成本与最终的合理的利润不吻合时,这些都能够在MIS系统中迅速的反映出来,或许不明显,当一个雇员在设计和进行一项跨媒体业务时耗费了太长时间时,起码会给我们一个提示。
Gray采用Shuttleworth公司的MIS系统现有的功能来对跨媒体生产进行跟踪监控。“如果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新开发的工作流程,当我们出现超出预算的苗头时,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
Pureprint公司的技术部的副总James Parker说道,利用商业管理软件对成本量化较难实现的数字化业务进行定量,这对于印刷相关客户也是有些帮助的。
他解释说,客户其实很容易的了解到一组原材料的成本,但是他们却意识不到耗时而规模巨大的数字化模式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只要曾经使用过数字通讯工具,这就不能理解,就像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一样的迅速而简单。所以说,丢开什么丰富的经验、创造性、雇员耗时以及任何点击性收费这些统统不管,这样才有助于消费者理解一项线上业务的花费都用到了哪儿。
Parker :“MIS系统就像是一本展开的书,向你的客户说明一件工作所耗成本的合理性,当老客户再来找你做相同的一笔业务时,你也不想把有关的成本计算啊所耗时间啊等这类事情再做一遍。这些数据都会被完整的保存在成本计算系统当中。”
Gray 和 Parker之间的分歧在哪里呢,就在于目前现有的MIS系统应用在跨媒体MIS管理业务上的适应性。
就Gray而言,缺少MIS产品尤其是针对跨媒体业务而设计的MIS系统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现有的MIS产品中有些是可以很灵活的适应数字化业务的跟踪。Gray和他的供应商Shuttleworth对此有过争论,虽然说针对跨媒体业务很难量化对其进行跟踪实施后所产生的效益,但是,一旦对这一概念有了飞跃性的理解和诠释,那么就有可能减少生产步骤以及跟踪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费用。Shuttleworth MIS系统的灵活性已经足以对一项在某些流程上相对简单的任务进行跟踪。
Shuttleworth 公司的Deane 说:“针对于跨媒体,你所考虑和关心的还没有达到特别复杂的境地,诸如传统印刷所涉及的生产、生产计划、车间内的数据抓取、原料半成品以及存货控制。系统的灵活性足够应对数字化工作不太复杂的工作流程。”
比较而言,Parker则认为印刷企业认识到通过MIS系统来整理配置跨媒体业务操作程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只有如此,印刷企业才能够给MIS供应商以明确的需求,使得他们能够为你提供合适的系统,而这正是目前我们所欠缺的。
用Parker的话说,“你可以利用目前拥有传统印刷业的MIS系统来跟踪数字业务,但是过程较为累赘繁琐,如同穿着不合脚的鞋一样。”他的话说明, 在他看来Shuttleworth的确提供了最为灵活的MIS系统,可以为跨媒体业务所用,但是作为Pureprint公司的雇员,他的职责就是为跨媒体业务量身定做MIS系统,一套能够更有效地迎合跨媒体环境的管理系统。
随便寻问任何一家大型印刷厂如何跟踪订单、计算原材料成本以及活件的收费,他们一般都会提及到MIS系统:公司的MIS系统有印活控制屏幕能够自动化计价,能够告诉我们一套设备的生命历程,也可以很好的计算出一个印活最后的成本和利润率。
但如果我们问:企业是如何让自己始终保持与迅速发展中的跨媒体印刷齐头并进,永不落伍时,可能我们就不会有这么清晰的数字了。
对于从事跨媒体印刷业务的印刷企业来说,诸如电子邮件、SMS、社会媒体和个人网站的业务可能并不如印刷企业的管理那么复杂,但是我们却没有一个有效的MIS来控制和管理我们跨媒体印刷业务的生产作业流程。
那么在这种跨媒体印刷的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IS系统?
与众不同的工作流程
“跨媒体业务的工作流是完全与众不同的,不同的计划安排以及上下游的交付,这些流程之间也不存在重叠。在进行一项工作时,你一定不希望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总是需要去回想一些事情,回想我们工作的预期是怎样的,是怎么设定计划部署的,然而这项工作或许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Optimus公司的销售经理Steve Richardson也赞同印刷企业应该花些心思在跨媒体MIS系统上,这样一来才能促使系统供应商也跟着把精力投入到系统开发上来。他认为,现有市场中缺少专门为跨媒体业务专用的MIS系统是因为没有人需要,这一因果关系的确是不合乎逻辑的,目前状况是我们颠倒了供需关系。
Steve Richardson 进一步说:“我相信像Optimu公司一样,其他的系统供应商,或许也有打算进行跨媒体MIS系统的专项开发,但是仍然犹豫不决,总是一次次的问自己‘这是该我们做的事情吗?’。所有软件供应商所面临的一个事实是人们年复一年的唱着这样的论调“如果你真的这样做就对了”,但是当软件公司问他们是否愿意为此买单时?他们的回答却是“No”。”
不论是目前MIS系统已经足够灵活来应对跨媒体业务的跟踪,还是说印刷企业也在努力适应21世纪的印刷业环境,争论到此结束。辩论的正反双方一定能在这一结论上达成一致,那就是我们需要一种MIS系统来对数字化业务进行跟踪监控,越快越好,不管这种系统是价格昂贵的定制系统还是由传统印刷用MIS 系统改进而来,或者两者都能胜任的MIS系统。
如果你有从众心理,把跨媒体视作为印刷业内的怪物,那么你采取业务监控时将会是错误的举动。开展跨媒体业务,显而易见的,对其本身理解透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