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印刷包装网!
河北印刷包装厂_河北包装印刷公司_石家庄印刷厂_河北包装印刷网

凸版轮转油墨

栏目: 日期: 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凸版轮转油墨
Rotary Letterpress Ink

QBT 35961999
代替ZBA 17003-86



  本标准适用于凸版轮转油墨。凸版轮转油墨系采用颜料、矿物油、植物油、树脂,经混合研磨而成。供凸版轮转印刷机印刷报纸、书刊使用。
  1 产品分类
  11 按印刷机转速,使用纸张及印刷品的不同,分为表1所列五个花色。
  

1

型号

产品名称

T35 801

凸版高速轮转黑墨

T35 802

凸版中速轮转黑墨

T35 803

凸版低速轮转黑墨

T34 801

凸版书刊轮转黑墨

T34 802

凸版书刊轮转黑墨


  2 技术要来
  21 本标准的产品必须符合表2中规定的技术指标。
  

2

型号

产品名称

质量指标

颜色

着色力(%)

细度(μ

粘度(CP

流动度(mm

粘性

流动度(mm

T35 801

凸版高速轮转黑墨

近似标样

90110

≤20

5001300

≥120

 

 

T35 802

凸版中速轮转黑墨

近似标样

90110

≤20

10001800

≥100

T35 803

凸版低速轮转黑墨

近似标样

90110

≤20

16002600

≥80

 

 

T34 801

凸版书刊轮转黑墨

近似标样

90110

≤20

16002600

≥80

2070

3545

T34 802

凸版书刊轮转黑墨

近似标样

90110

≤20

16002600

≥80

3080

3242


  3 试验方法
  31 颜色按GB/T 146241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32 着色力按GBT 146242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33 细度按QB 55983《油墨细度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34 粘度按GB/T 57483《油墨粘度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35 粘性按GBT 146245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36 流动度按GBT 146243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37 油墨流动性检验方法
  371 油墨流动性试验原理
  取定量的油墨样品,置于垂直的玻璃板上,观察油墨在2分钟内的流挂长度,结果以毫米/2分钟表示。
  372 工具及材料
  a) 长250毫米,宽80毫米,厚3毫米玻璃板一块;
  b)装置玻璃板的木架一个;
  c05毫升吸墨管一支;
  d)小调墨刀一把;
  e)计时秒表一只。
  373 试验步骤
  3731 油墨样品,玻璃板,吸墨管应达到试验温度。
  3732 玻璃板用棉纱擦拭干净,受试样品应用调墨刀搅匀。
  3733 用吸墨管量取油墨样品,将管口余墨刮净,使管内墨样与管口持平。
  3734 把吸墨管内油墨样品迅速挤出,置于平放的玻璃板一端,立即将玻璃板垂直立于支架上,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上述操作应在五秒钟内完成。两分钟后度量油墨流挂痕迹的两端,其长度即为油墨的流动性数据。
  3735 以上试验在室温±251℃条件下,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
  374 注意事项
  3741 严格控制测试温度。
  3742 使用溶剂擦拭玻璃板时应注意将溶剂擦净。
  37.43 使用吸墨管量取样品时,不得裹入气泡。
  4 检验规则
  4.1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检验部门负责检验,符合技术指标始得出厂。每批产品应附有型号、产品名称、批号、净重、生产日期。
  42 收货单位在验收过程中,应按本标准所列技术指标,由检验人员进行全部或部分指标的检验,根据批量的多少,按5%~10%的比例取样,每桶取样量不少于20
  43 取样时,应仔细清除油墨桶盖上的灰尘和杂物,勿使外界杂物落入油墨样品中。
  44 验收中,如发现不符合技术指标的情况,应重新取样复验,复验结果如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由生产厂和验收单位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1 凸版轮转油墨使用两种铁桶包装。
  511 凸版高、中、低速轮转黑墨用100公斤铁桶包装。
  512 凸版书刊轮转黑墨用15公斤铁桶包装。
  52 包装铁桶外面,应喷涂商标、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重量、批号、出厂日期及不得倒置的标志。
  5.3 产品不得露天存放,不得接近火源。
  54 运输及搬运中,不得抛、摔、碰撞,以防铁桶变形破损。
  55 本产品可用车、船、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运输。
  56 本产品按53条件存放,自生产之日算起,有效贮存期为二年。
  57 本产品在有效贮存期内,允许个别质量指标有变化,但生产厂要保证使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日化局提出,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小组归口。
  本标准由太原油墨厂、通化油墨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建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