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好商品条码设计及印刷关
近年来,我国商品条码的印制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5%—98%之间。虽说条码印制质量每年呈微升的局面固然可喜,但仍有2%—5%的商品条码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以北京超市发集团20亿的年销售额计,即使有1%的条码不合格不能在POS机上使用而造成退货,每年将给商品带来2000万的经济损失。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专门从事条码质检工作的王迎春同志向记者介绍说,混迹于超市和外贸出口货物中的不合格条码,比例虽小,但随时都会给使用者或经营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危害极大,绝不应听之任之,放任不管。 王工分析市场存在的条码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方面,制版环节,印刷环节和条码上贴有异物上。 在设计方面,颜色搭配错误是最常见的,后果问题最严重。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如用红色印成的条码,俗称“红条”,尽管有的印得很漂亮,但无法被条码器识读,因为仪器发出的扫描光多为红色,使二者之间的反射差非常小,反射差越小就越难识别,导致机器拒读。 另一种是用浅颜色印“条”,用深颜色印“空”和“空白区”,这种条码叫“白条”或“反条”,目前商店多数设备均不能识读此条码,正确的颜色搭配应当是用深颜色印“条”,用浅色或白色印“空”和空白区。颜色搭配错误是设计环节的大错误,原因是条码设计人员对条码的光学要求不了解,设计方案时,只考虑美观,简化工序和节约成本,而没有了解条码印制标准。 商品条码标准规定,商品条码的每个数字均由7个模块组织,不能多也不能少,而目前有些条码的模块组织不合标准。条码的种类很多,有的商品条码、三九条码、库德巴条码、128条码等。不同的条码用途不同,现在有些商品包装上使用的不是商品条码,这也不对,因为只有商品条码才能用于零售业。 放大系数过小,这也是常见的毛病。《商品条码国家标准》规定,条码的放大系数0.80-2.00之间,而有些条码的放大系数不合规定。此外,条码印制位置不当,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错误,印刷位置应避开包装物的封口,接缝,容易磨损、遮盖或变形的地方。谈到此,利客隆商店王经理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商品条码印刷位置不当,造成延读,误读或拒读,给商场和消费者带来不小的麻烦。以部分咸菜、乳制品为例,扫描速度为正常商品的三至五倍,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等候时间和商店效益。 此外,王工对制版环节中条/空边缘的凹凸差过大,制版软件误差过大,以及印刷中的脱墨、污点,条/空宽度尺寸起差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王工特别强调,提高条码印刷质量要把好“四关”。 一是设计关,这是最关键的一关,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条码的相关标准和包装知识,才能避免出错; 二是制版关,确保印版上条码的质量符合标准是关键一环,并且要有相关印刷知识; 三是监控关,此关的任务是检查设计方案是否达标,印版质量是否合格。监控人员素质也要高; 四是印刷关,这包括材料、油墨、设计的使用和选择,工序的掌握和工艺技巧。 总之,条码印制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是个大问题,王工和超市发的经济均向记者呼吁,让包装印刷企业的生产设计得重视这一问题,减少物质财富的浪费。因为有些仪器因条杩不合格造成退货,等运回厂后产品的保质期已过。 中国包装印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