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包装设计工艺的发展主流
一、 未来包装设计的主流
包装设计已进入了电脑时代。传统的包装设计方法因设计速度慢,准 确性差,已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
如今,一个新产品从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越来越短,包装的结构、 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有时一个产品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需要 有多种形式的包装,从创意、色彩、规格、材质到制作方法,都要有不同 的要求。因此,为及时地把握市场机遇,须凭借先进的手段迅速设计出市 场需要的包装产品。包装设计者同时还必须知道相关的包装制作工艺,如 何选材,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包装制造设备,如印前工艺设备、印后处理设 备等。
总之,未来的包装设计更多的是利用现有的各包装及产品包装图案, 加以取舍,进行合理组合,而不是像传统的包装设计那样,从头构思,从 零开始。借鉴和组合是未来包装设计的主流。而设计人员的欣赏能力是包 装设计成败的关键。
二、包装工艺趋于简单化
现代科技应用于包装领域,使很多包装工艺得以简化,更加科学合理 。
包装工艺主要指包装制作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包装工艺的发展是依助于 相关科学的发展得以实现的。例如包装的成型工艺、包装的粘合工艺、包 装的印刷工艺、包装的整饰工艺等都经历了一个改进完善的过程。而包装 的成型工艺,包括了金属包装的成型、塑料包装的成型、纸品包装的成型 以及其它复合材料包装的成型。其中:过去塑料包装的挤压、热压、冲压 等成型,已逐渐用到了纸包装的成型上;过去的纸板类纸板包装压凸(凹 )成型较为困难,现在已基本解决;塑料发泡成型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纸模 包装制品的发泡与成型,使过去不能用纸包装的产品也用上了纸类包装。
包装印后处理工艺更加科学与适用,包装性能和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 化。例如过去的包装表面处理中涂蜡、覆膜工艺,已逐渐被表面过胶(喷 胶处理)取代,这是因为涂蜡表面光泽度欠佳;而覆膜中的单面覆膜,易 使包装制品产生翘曲变形,采用双面覆膜则给后道工序的裁切带来一定困 难。
包装干燥工艺也由过去的普通热烘转向紫外光固化,使干燥成型更加 节能、快速和可靠。
包装印刷工艺更加多样化。特别是高档商品的包装印刷已采用了丝网 印刷和四印。还有防伪包装制作工艺,已由局部印刷或制作转向整体式大 面积的印刷与制作防伪。
三、包装机械智能化
包装机械市场竞争激烈。它是我国包装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的门类,和 食品机械一起已发展成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十大门类之一。
包装机械发展总的趋势:目前包装机械的特征趋于“三高”——高速 、高效、高质量。发展重点趋向于能耗低、自重轻、结构紧凑、占地空间 小、效率高、外观造型适应环境和操作人员心理需求、环保需求等。
国外包装机械发展趋势是:体现了现代化先进包装机械的高新技术, 特别是科技及经济发达的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生产的包装机械及设备,其技 术伴随着科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些年来,发达 国家一方面为满足现代商品包装多样化的需求,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的通 用包装技术及设备,同时又紧跟高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应用先进技术,发 展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专用型包装机械。所应用到的新技术有: 航天工业技术(热管类)、微电于技术、磁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 技术(光电及化学)、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及新的加工工艺、新的机械部 件结构(如锥形同步齿形带传动等)、新的光纤材料等使多种包装机械趋 于智能化。
国内包装机构发展趋势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了一定 的创新,产品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包装机械产品正在向机电结合 、主辅机结合、成套连线方向发展。我国包装机械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一 些问题,主要是如何面对国外企业及外资企业的竞争,如何根据中国国情 ,提高产品“三化”水平,做到工作高速化、包装产品规格多样化、提高 可靠性以及如何使食品和药品包装机械达到无菌化。在提高包装机械产品 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前提下,走向机电一体化、控制微机化。运用可靠性 设计、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的设计方法,研制组合式、模块 式等先进机械与部件(零件),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以及“三化”水平, 同时与国际质量体系相结合,大力发展与包装机械配套的各种自动检测技 术与设备。目前,我国在包装机械方面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某些加工工 艺,某些元器件还有差距,有些关键性的材料还达不到要求,因此,这方 面将是我国包装机械领域未来应重点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三、包装材料的替代与更新
包装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材料的性能。没有好的包装 材料就不可能有好的包装产品。包装新材料与包装新技术是包装企业或科 研院所首要的追求,现在很多新产品和新工艺必须要有新的包装材料与之 配套,方可达到很好的包装效果。
基于环保要求,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的包装材料亟待更新。新型 的包装材料正在开发,有的已初见成效,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以EPS快餐盒为代表的塑料包装将被新型的纸质类包装所取代。
很多地方由于受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危害,像EPS快餐盒这类用量大,难 以回收和处理的塑料包装已受到了限制,国家已下发文件将之列为重点被 替代的包装制品。以纸浆、植物纤维为材料生产的新型包装应运而生,并 被国家列人重点推广项目之一。被替代的EPS类包装制品还包括Eppl业包装 衬垫。
2.塑料袋类包装材料正朝可溶性的无污染材料方向发展。
很多城市相继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包装),所以不污染环境的塑料 包装材料亟待研究开发。如复合材料中的复合塑料膜,各种表面覆膜等。 一些可替代现有塑料包装材料的新型材料的研究已取得进展,如水溶性塑 料薄膜以及可降解的其它各类塑料薄膜等已开始应用,特别是一些国外企 业正瞄准中国庞大的市场。例如,日本一些企业开始在我国寻求合作伙伴 ,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可溶性塑料薄膜。
3.木包装正在寻求替代包装材料。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在中国出口产品木包装中发现“天牛”为借口 ,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凡是用木包装的产品必须进行复杂的特殊处理或用 其它材料代替。由于成本价格等问题,即使采用重型瓦楞纸箱也难以胜任 ,因此目前我国已在进行攻关,推荐用蜂窝纸板箱代替,但必须解决包装 箱能承受重力和装卸强度问题。
4.其它新型的辅助包装材料也亟待研究。 如粘合剂、表面处理剂、油墨等。我国很多纸箱包装耗纸量大、成本 高、强度低,就是因为这些辅助包装材料质量性能等达不到要求的缘故。 在包装印刷油墨方面,国际上已流行环保型油墨(或简称绿色油墨),我 国目前也在大力发展,如株洲工学院与先科集团合作,开发出几种多功能 水性油墨,已批量生产,用户用后反应很好。
四、包装加工一体化
很多包装新技术是建立在包装新思维之上的。包装新思维是超脱现有 的包装技术与产品,将其它相关技术组合应用到包装上形成新的包装技术 ,这方面的技术有几大类:
1.包装固化技术——固化与干燥能源的更新,从热转向光;
2.包装切割成型技术——新型切割与成型器械;
3.包装与加工结合技术——包装与加工相结合;
4.包装功能借用技术——包装功能超出包装,增值作用;
5.包装功能保护技术——在包装材料中加入保鲜、杀菌、防潮、防静 电、防异味等功能性成分进去。
除上述五方面外应有其它一些技术,如活鲜物的包装技术(对有生命 的包装物进行包装)。另外,随着包装新材料的出现,一些包装过程中的 技术也有了新的变化。如自枯拉伸缠绕膜的出现,使得裹包、收缩、捆扎 等工序合为一体,操作得以简化而且快捷。
上述最有前途的是包装加工结合技术。它解决了很多处理工艺,直接 借用包装机理,实现包装加工一体化,使包装更具潜力和有效。
五、包装产业须有行业依托
包装产业化发展,是通过技术与产品相结合在市场上增加市场占有率 而实现的。未来的包装产业既要有特色,更要有规模。像利乐公司就是靠 特色与技术称雄世界的。随着对环保的重视,包装的回收利用将造成为包 装的新型产业,会有更快的发展。
包装产业必须要有行业依托,以设备和技术作后盾,走集团化道路。 许多由香烟厂、化妆品厂、药厂、酒厂等创办或联合创办的包装企业的产 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很好,就是因为有行业作依托,并且有稳定的市场。
专业化和技术创新是包装产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以技术 为先导的科技型包装产业,如专业的制罐厂、制瓶厂、制盖厂、新型包装 材料厂等越发展越大,就属于这类包装产业的典型代表。
包装设计已进入了电脑时代。传统的包装设计方法因设计速度慢,准 确性差,已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
如今,一个新产品从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越来越短,包装的结构、 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有时一个产品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需要 有多种形式的包装,从创意、色彩、规格、材质到制作方法,都要有不同 的要求。因此,为及时地把握市场机遇,须凭借先进的手段迅速设计出市 场需要的包装产品。包装设计者同时还必须知道相关的包装制作工艺,如 何选材,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包装制造设备,如印前工艺设备、印后处理设 备等。
总之,未来的包装设计更多的是利用现有的各包装及产品包装图案, 加以取舍,进行合理组合,而不是像传统的包装设计那样,从头构思,从 零开始。借鉴和组合是未来包装设计的主流。而设计人员的欣赏能力是包 装设计成败的关键。
二、包装工艺趋于简单化
现代科技应用于包装领域,使很多包装工艺得以简化,更加科学合理 。
包装工艺主要指包装制作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包装工艺的发展是依助于 相关科学的发展得以实现的。例如包装的成型工艺、包装的粘合工艺、包 装的印刷工艺、包装的整饰工艺等都经历了一个改进完善的过程。而包装 的成型工艺,包括了金属包装的成型、塑料包装的成型、纸品包装的成型 以及其它复合材料包装的成型。其中:过去塑料包装的挤压、热压、冲压 等成型,已逐渐用到了纸包装的成型上;过去的纸板类纸板包装压凸(凹 )成型较为困难,现在已基本解决;塑料发泡成型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纸模 包装制品的发泡与成型,使过去不能用纸包装的产品也用上了纸类包装。
包装印后处理工艺更加科学与适用,包装性能和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 化。例如过去的包装表面处理中涂蜡、覆膜工艺,已逐渐被表面过胶(喷 胶处理)取代,这是因为涂蜡表面光泽度欠佳;而覆膜中的单面覆膜,易 使包装制品产生翘曲变形,采用双面覆膜则给后道工序的裁切带来一定困 难。
包装干燥工艺也由过去的普通热烘转向紫外光固化,使干燥成型更加 节能、快速和可靠。
包装印刷工艺更加多样化。特别是高档商品的包装印刷已采用了丝网 印刷和四印。还有防伪包装制作工艺,已由局部印刷或制作转向整体式大 面积的印刷与制作防伪。
三、包装机械智能化
包装机械市场竞争激烈。它是我国包装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的门类,和 食品机械一起已发展成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十大门类之一。
包装机械发展总的趋势:目前包装机械的特征趋于“三高”——高速 、高效、高质量。发展重点趋向于能耗低、自重轻、结构紧凑、占地空间 小、效率高、外观造型适应环境和操作人员心理需求、环保需求等。
国外包装机械发展趋势是:体现了现代化先进包装机械的高新技术, 特别是科技及经济发达的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生产的包装机械及设备,其技 术伴随着科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些年来,发达 国家一方面为满足现代商品包装多样化的需求,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的通 用包装技术及设备,同时又紧跟高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应用先进技术,发 展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专用型包装机械。所应用到的新技术有: 航天工业技术(热管类)、微电于技术、磁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 技术(光电及化学)、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及新的加工工艺、新的机械部 件结构(如锥形同步齿形带传动等)、新的光纤材料等使多种包装机械趋 于智能化。
国内包装机构发展趋势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了一定 的创新,产品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包装机械产品正在向机电结合 、主辅机结合、成套连线方向发展。我国包装机械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一 些问题,主要是如何面对国外企业及外资企业的竞争,如何根据中国国情 ,提高产品“三化”水平,做到工作高速化、包装产品规格多样化、提高 可靠性以及如何使食品和药品包装机械达到无菌化。在提高包装机械产品 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前提下,走向机电一体化、控制微机化。运用可靠性 设计、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的设计方法,研制组合式、模块 式等先进机械与部件(零件),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以及“三化”水平, 同时与国际质量体系相结合,大力发展与包装机械配套的各种自动检测技 术与设备。目前,我国在包装机械方面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某些加工工 艺,某些元器件还有差距,有些关键性的材料还达不到要求,因此,这方 面将是我国包装机械领域未来应重点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三、包装材料的替代与更新
包装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材料的性能。没有好的包装 材料就不可能有好的包装产品。包装新材料与包装新技术是包装企业或科 研院所首要的追求,现在很多新产品和新工艺必须要有新的包装材料与之 配套,方可达到很好的包装效果。
基于环保要求,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的包装材料亟待更新。新型 的包装材料正在开发,有的已初见成效,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以EPS快餐盒为代表的塑料包装将被新型的纸质类包装所取代。
很多地方由于受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危害,像EPS快餐盒这类用量大,难 以回收和处理的塑料包装已受到了限制,国家已下发文件将之列为重点被 替代的包装制品。以纸浆、植物纤维为材料生产的新型包装应运而生,并 被国家列人重点推广项目之一。被替代的EPS类包装制品还包括Eppl业包装 衬垫。
2.塑料袋类包装材料正朝可溶性的无污染材料方向发展。
很多城市相继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包装),所以不污染环境的塑料 包装材料亟待研究开发。如复合材料中的复合塑料膜,各种表面覆膜等。 一些可替代现有塑料包装材料的新型材料的研究已取得进展,如水溶性塑 料薄膜以及可降解的其它各类塑料薄膜等已开始应用,特别是一些国外企 业正瞄准中国庞大的市场。例如,日本一些企业开始在我国寻求合作伙伴 ,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可溶性塑料薄膜。
3.木包装正在寻求替代包装材料。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在中国出口产品木包装中发现“天牛”为借口 ,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凡是用木包装的产品必须进行复杂的特殊处理或用 其它材料代替。由于成本价格等问题,即使采用重型瓦楞纸箱也难以胜任 ,因此目前我国已在进行攻关,推荐用蜂窝纸板箱代替,但必须解决包装 箱能承受重力和装卸强度问题。
4.其它新型的辅助包装材料也亟待研究。 如粘合剂、表面处理剂、油墨等。我国很多纸箱包装耗纸量大、成本 高、强度低,就是因为这些辅助包装材料质量性能等达不到要求的缘故。 在包装印刷油墨方面,国际上已流行环保型油墨(或简称绿色油墨),我 国目前也在大力发展,如株洲工学院与先科集团合作,开发出几种多功能 水性油墨,已批量生产,用户用后反应很好。
四、包装加工一体化
很多包装新技术是建立在包装新思维之上的。包装新思维是超脱现有 的包装技术与产品,将其它相关技术组合应用到包装上形成新的包装技术 ,这方面的技术有几大类:
1.包装固化技术——固化与干燥能源的更新,从热转向光;
2.包装切割成型技术——新型切割与成型器械;
3.包装与加工结合技术——包装与加工相结合;
4.包装功能借用技术——包装功能超出包装,增值作用;
5.包装功能保护技术——在包装材料中加入保鲜、杀菌、防潮、防静 电、防异味等功能性成分进去。
除上述五方面外应有其它一些技术,如活鲜物的包装技术(对有生命 的包装物进行包装)。另外,随着包装新材料的出现,一些包装过程中的 技术也有了新的变化。如自枯拉伸缠绕膜的出现,使得裹包、收缩、捆扎 等工序合为一体,操作得以简化而且快捷。
上述最有前途的是包装加工结合技术。它解决了很多处理工艺,直接 借用包装机理,实现包装加工一体化,使包装更具潜力和有效。
五、包装产业须有行业依托
包装产业化发展,是通过技术与产品相结合在市场上增加市场占有率 而实现的。未来的包装产业既要有特色,更要有规模。像利乐公司就是靠 特色与技术称雄世界的。随着对环保的重视,包装的回收利用将造成为包 装的新型产业,会有更快的发展。
包装产业必须要有行业依托,以设备和技术作后盾,走集团化道路。 许多由香烟厂、化妆品厂、药厂、酒厂等创办或联合创办的包装企业的产 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很好,就是因为有行业作依托,并且有稳定的市场。
专业化和技术创新是包装产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以技术 为先导的科技型包装产业,如专业的制罐厂、制瓶厂、制盖厂、新型包装 材料厂等越发展越大,就属于这类包装产业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