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八大违规现象 市民发现可投诉举报
今后,凡是食品名称模糊、生产和保质日期有涂改现象等情况,都属于违规现象。记者日前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目前食品标签违规情况大多出现在进口食品上,而从10月1日起,进口食品标签不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不符合进口国或地区规定的,都将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处理。如果市民发现问题,可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检验检疫部门或12315投诉举报。
8种不符合要求的违规标签:
——食品名称没有标明本质属性,光看名称看不出是什么,比如“喇叭派”。
——配料表一栏出现“等”字。
——生产和保质日期有涂改现象,或者日期未标注到“日”的。
——出现繁体中文。
——标签内容暗示功效的。
——进口食品光写原产国而未详细标明国内经销商的地址的。
——需要有特殊保存条件而未标的。
——中文标签未加贴在食品主要展示面的。
食品标签是食品的身份特征,一件包装好的食品,消费者不能直接看到食品的内在质量,只能通过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特性。检查人员发现,一些零食包装上的名称都很新奇,进品蛋糕包装上往往只有音译过来的“派”,而并不标明食品的本质属性。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提醒广大市民,购买包装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一定要看清楚中文标签内容。(皇甫萍)
8种不符合要求的违规标签:
——食品名称没有标明本质属性,光看名称看不出是什么,比如“喇叭派”。
——配料表一栏出现“等”字。
——生产和保质日期有涂改现象,或者日期未标注到“日”的。
——出现繁体中文。
——标签内容暗示功效的。
——进口食品光写原产国而未详细标明国内经销商的地址的。
——需要有特殊保存条件而未标的。
——中文标签未加贴在食品主要展示面的。
食品标签是食品的身份特征,一件包装好的食品,消费者不能直接看到食品的内在质量,只能通过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特性。检查人员发现,一些零食包装上的名称都很新奇,进品蛋糕包装上往往只有音译过来的“派”,而并不标明食品的本质属性。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提醒广大市民,购买包装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一定要看清楚中文标签内容。(皇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