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纸张用苯丙水性上光油的研制(2)
2 结果与讨论 2.1 pH调节剂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采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的pH值会逐渐下降,将会导致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降低,容易出现凝胶现象。为了减少凝胶,增加乳液产量,需向反应体系中加入pH缓冲剂或者pH调节剂,把pH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此,本工作采用了3种不同的pH调节剂来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所制得乳液的单体转化率、凝胶率和固含量及乳胶膜性能列于表1。可以看出,采用三乙胺和氨水混合的pH调节剂时,凝胶率太高。其原因可能在于,这种pH调节剂虽用量小,但其强碱性会导致丙烯酸酯单体水解,体系黏度迅速增大,结果形成了大量的凝聚物粘附于搅拌叶片上。由于凝胶率太高,影响了乳液的产量和使用性能;采用磷酸氢二钠时,情况同上一种pH调节剂类似,虽然其凝胶率降到了5.9%,但仍旧很高;采用碳酸氢钠时,不仅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的固含量有所提高,而且凝胶率比起前二者有大幅降低,降到了0.41%,涂膜的综合性能也比较好。由此可见,采用碳酸氢钠作pH调节剂效果好。 2.2 后续单体滴加时间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表2中所列的是后续单体滴加时间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影响的一些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适当延长单体的滴加时间,能够降低体系的凝胶率,提高乳液的固含量,并提高乳胶膜的光泽度和耐水性。这是因为适当延长单体的滴加时间,可以使单体有充足的时间均匀分布在种子聚合物表面,并使乳化剂 单体和水之间重新达到一个平衡,这样有利于控制乳胶粒子的平均尺寸,提高乳胶膜的综合性能。但是单体滴加时间太长会使乳胶粒子结合的几率增大,降低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的固含量,使凝胶率上升,影响到乳胶膜的光泽度。故一般情况下取70min左右为宜。 2.3 保温反应时间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发现,保温反应时间太短会使反应进行不完全,降低单体的转化率,这不仅会影响到乳胶膜的光泽度,还会使乳胶膜的耐水性下降。而保温反应时间过长,则会使原来已经平衡的乳胶粒子被搅拌打破,产生新的凝胶,凝胶率上升,影响到乳胶膜的光泽度。表3中所列的是不同的保温反应时间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保温反应时间控制在2h为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