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性能对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
一.纸张的平滑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纸张的平滑度是指纸张表面平整、均匀与光滑的程度。在印刷中要获得高质量的印刷品的首要条件就是纸张的平滑度。平滑度的高低实际上表现为纸张表面空隙的大小和多少,纸张平滑度对油墨向纸张上的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平滑度高的纸张在压印过程中,能够与印版或橡皮布良好的接触,使油墨均匀转移到纸面上,获得图像清晰、文字笔划完整、色调充实的印刷品。而平滑度低的纸张,印后出现网点残缺不全或遗漏小网点的现象,影响印刷品细微层次的再现,彩色印刷品的色彩和层次主要是利用网点来再现的,而只有当纸张的平滑度符合标准时,才能完全反映阶调的高低和网点的形态,印刷后的墨层实,网点再现好,印刷品表现为层次丰富、色调柔和。对于平滑度低的纸张.通常可以通过加大印刷 压力的方法进行弥补,但这会造成印迹网点扩大或变形等不良后果,进而影响图像阶调层次和色彩的正常再现。 另外,纸张的平滑度高,转移到纸面上所形成的墨膜表面平整度亦高,形成一种类似镜面反射,这样印刷出来的产品表现为印迹色彩鲜艳光泽好,而对于在凹凸不平的纸面上印刷后,墨膜表面也比较 粗糙,对光线只能产生漫反射,印迹表面色彩暗淡,光泽差。 二.纸张的吸墨性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纸张的吸墨性能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在一定印刷条件下纸张对油墨的吸收程度,主要表现为对油墨中流体部分的吸收,它与纸张的空隙率有关,纸张吸墨性的高低是由纸张纤维间的毛细管现象和填料间的渗透性决定。吸墨性的高低是影响印刷品色彩效果的重要因素,纸张的吸墨性过大,油墨中形成光泽的液体成分一连结料被大量吸收后,颜料等颗粒浮于印迹表面,形成一种漫射状态,表现的色彩光泽度差,若部分颜料被吸入纤维,则造成印迹颜色的密度下降,而且吸墨性大的纸张,在网线版印刷中,网点面积易向四周扩展,进而会影响印刷品颜色的再现,出现墨迹不牢、起粉、透印、颜色暗淡无光泽等弊病。吸墨性小的纸张,印刷后可以获得色彩鲜艳,光泽度高的印刷品,但同时也会由于油墨干燥速度缓慢而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从表现色彩的效果来看,彩色印刷中应使用吸墨性不高的纸张,网线印刷品或高、精细产品必须使用吸墨性低的纸张,吸墨性强的纸张一般不适用于彩色印刷。 三.纸张白度与印刷品色彩的关系 纸张的白度在印刷中的含义是指其对三原色光的反射率是否均衡,反射率越均衡,纸张的白度越高,反之则白度越低。纸张的白度是印刷品色彩鲜艳与否的基础。纸张的白度低,就使得纸张有一定的颜色或灰度增加,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后油墨的色相,特别是对透明度高的油墨影响较大。除此以外,纸张的白度还会影响到画面层次的对比度,白度高,画面的层次感及清晰度也会相应提高,印刷图像表现微为色彩鲜艳、阶调层次反差强,光线立体感强,这样有利于色彩的还原。反之,图像表现的色彩和阶调层次灰且平。 四.纸张的施胶度与伸缩率对色彩的影响 为了防止纸张过大的吸水性,避免胶印印刷过程中因大量吸水而造成的尺寸不稳定和套印不准等弊病,也是为了增强纸张的表面强度,往往在造纸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胶料物质,这一过程被称为施胶,纸张施胶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色彩的饱和度。纸张吸水或干燥后会弓起尺寸的相对变化,而彩色印刷用纸要求在整个印刷过程中,纸张尺寸相对稳定,否则将引起套印不准,造成清晰度下降,层次模糊,严重时会造成废品。 不同用途的印刷品,对其产品的适应性要求不同,对于网点印刷品,强调的是层次与网点再现性、均匀性,而线条文字稿则强调反差、均匀性和再现性。只有充分了解纸张的印刷适性对色彩再现的影响,使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的印刷适性处于最佳的匹配状态,才能印刷出高质量的精美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