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步澄清法”排除胶印故障
胶印印刷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要使胶印机能印出合格的产品,对于操作工来说,必须具备能迅速排除各种常见故障的能力。由于在胶印中,故障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机器设备的精度不够,有的是因操作人员调整不当,也有的因材料及环境条件不符合所致。而各种不同的原因常会有相同的迹象,十分容易混淆 。如何尽可能从故障发生的特征及迹象上判断其原因,用“分步澄清法”排除胶印机故障是切实可行的。 关于胶印机的故障分析,许多印刷业的老师们均已作过精辟的论术,本文仅针对小型印刷厂胶印机操作人员工作经验的不足,对此胶印故障做简单分析。一、叼口折角和撕纸常见处理方法:敲纸、调整叼牙的开牙角度。“分步澄清法”分析原因:1纸张不平,呈荷叶边,叼口上翘和下扣;2纸张三点定位不成直角,一头叼纸过多,不能完成正常交接;3两边叼牙不灵活,开牙角度时大时小;4压印滚筒叼牙开牙太晚或张开角度不够;5两边牙片过短,叼纸过少等。通过分析,纵观各种现象,逐次排除则可事半功倍。二、重影常见处理方法:调整叼纸牙叼力、更换纸张、调整滚筒之间压力。“分步澄清法”分析:1检查纸张是否平整(有无荷叶边或卷曲);2压印滚筒叼纸牙叼力不够,在压印过程中纸张位移;3包衬不当使滚筒之间的滑移过大;4印版橡皮滚筒的轴头、瓦套与墙板孔有间隙产生震动;5滚筒轴向出现串动;6机器震动过大等等。“分步澄清”以后,找出问题的症结,逐个击破。三、出杠子(条子、道子、墨杠)常见处理方法:调整水墨辊压力,检查滚筒之间的压力。“分步澄清法”分析:1分清墨杠和水杠。墨杠——印版和印张上出现一条条不规则或有规则的深色条痕。水杠——印版和印张上出现一条条不规则或有规则的浅色条痕;2着墨辊对印版和串墨辊压力过大或长期使用,表面老化、变硬;3滚筒之间不平衡;4橡皮滚筒之间的印刷压力过大;5水辊绒表面逐渐吸附油墨;6版辊表面老化,弹性不足;7机器震动过大,精度不够;8印刷油墨、橡皮、衬垫、印版、纸张、药水、颜色等。如印铜版纸比印胶版纸易出墨杠,印蓝色易出现墨杠;9机器震动造成的杠子等。胶印机“杠子”的轻重是对胶印机精度的总体评价,出现“杠子”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有些杠子是复杂的,很难一时排除,要研究它的规律,方能对症下药。四、套印不准。常见处理方法:检查纸张是否变形、调整输纸机、检查压力是否过大,检查定位是否准确。“分步澄清法”分析:1印刷压力过大,纸张压缩变形;2印刷时供水量过大;3输纸不稳,定位不准;4前规、侧规运动时间不准;5压印滚筒叼牙叼力不足;6前规两只间隙是否一致等。套印不准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一般来说只要条件合适,机器调节适当,套印不准是很少出现的。出现套印不准时,应冷静地分析故障原因,分步排除。如:等速准异速不准、一侧准另一侧不准、两边平行不准、两边无规律不准、叼口准拖梢不准、中间准两边不准等等。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找出规律,进行分类,采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否则盲目地做出判断,越调越乱,老问题未解决,新的故障又会产生。五、印版上网点或文字完好,但印张上印不上字或图。常见处理方法:垫橡皮,但垫好后还印不出来。检查印版完好,原因查不出来,换版。“分步澄清法”分析:1由于纸张折角或纸中有浆块压坏橡皮;2印版垫纸破损,引起个别地方不上墨;3橡皮滚筒个别图堆墨压坏橡皮;4压印滚筒局部积墨未清除干净压坏橡皮;5印版本身质量问题。如果在生产中发现这种现象,应联想到各种可能引起的原因,“分步澄清”,问题则能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运用分步澄清法分析排除胶印印刷中的常见故障是有益的。在小型印刷厂,由于接触面太窄,工作中走弯路的机会要多一些,因此操作工必须加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经验由积累而产生,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更好地掌握好胶印技术,印出优良的产品。 刘俊利 转载自: 包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