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印刷包装网!
河北印刷包装厂_河北包装印刷公司_石家庄印刷厂_河北包装印刷网

双元助留剂的比较(上)

栏目: 日期: 浏览:
关键词:双元助留剂系统;微粒助留剂;双聚合物助留剂  国内习惯上将使用两种助留剂并分别添加的助留剂系统称为双元助留剂系统。目前商业上获得广泛应用的双元助留剂有双聚合物助留剂和微粒助留剂两种类型。  最近,某纸板公司在同一台纸机上先后使用了双聚合物助留剂和微粒助留剂,本文借此机会对这两种类型的助留剂进行了比较。  1 双元助留剂  1.1 双聚合物助留剂  正规的双聚合物助留剂是由低分子量、强阳电性的定着剂和高分子量、弱电性的絮凝剂所组成。定着剂通常为聚胺,絮凝剂为阴离子丙烯酰胺。  使用时,先在纸机冲浆泵入口处添加定着剂,然后在压力筛的出口,即纸浆上网前添加絮凝剂。  双聚合物助留剂的作用机理是典型的吸附架桥机理。首先添加的阳离子定着剂与带负电的纸料反应,吸附在纸料粒子表面形成正电荷区域;随后添加的阴离子絮凝剂再与不同粒子表面的正电荷区域反应,纸料粒子以桥联方式相互作用,产生絮团。  1.2 微粒助留剂  微粒助留剂由阳离子高聚物和微粒子组成,最早由瑞典依卡诺贝尔造纸化学品公司(Eka Nobel Paper Chemicals)开发出来,使用阳离子淀粉和胶体硅,称为 Compozil 系统。依卡公司后来又将胶体硅的应用推广到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组合。与此同时,英国联合胶体公司开发出由高聚物和皂土组成的微粒助留剂,称为Hydrocol系统。  微粒助留剂之所以被称为“微粒”,是因为它使用一种微粒物质(胶体硅或皂土);与传统助留剂相比,该助留剂所产生的絮团更加微小。  微粒助留剂的作用机理与双聚合物助留剂的桥联机理有明显的不同。使用时阳离子高聚物在纸机冲浆泵入口处添加,它与纸料反应,通过絮凝产生絮团;这些絮团在纸浆流经冲浆泵和压力筛时被剪切力分散。微粒子在纸机压力筛出口处添加,它通过电荷吸引作用将已分散的絮团重新连结起来,从而在纸浆中形成微小的絮团。  由此可见,双聚合物助留剂和微粒助留剂都是依靠高聚物在纸料中产生絮凝来实现助留作用的,但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高聚物产生絮团的时间不同。对于双聚合物助留剂来说,絮团是在第二添加点产生,絮团生成后纸浆直接上网,其大小无法被调节;如果需要控制絮团的大小,只有控制高聚物的用量,但这会影响助留剂的整体效果。对于微粒助留剂来说,絮团是在第一添加点产生,絮团然后经过冲浆泵和压力筛的剪切力作用,大小受到控制。我们知道,絮凝所产生的絮团对网部保留率和纸页匀度有负面影响,很显然微粒助留剂与双聚合物助留剂相比,它受纸页匀度的约束更小,因而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2 使用情况简介  2.1 纸 机  纸机为多烘缸圆网纸机,抄宽3.125m,最高车速180m/mim,年产量12万吨,以全废纸生产350~550g/m2的涂布灰底白纸板。采用机内涂布方式,涂布原纸板由面层、衬层、芯层和底层四部分组成,其中面层浆为100%白切边,衬层为混合办公用纸,芯层为混合旧箱纸板和旧新闻纸,底层为100%旧新闻纸。  2.2 助留剂  双聚合物系统由聚胺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组成,均为液体产品;微粒系统由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改性皂土组成,均为固体产品。  应用时,双聚合物系统中的聚胺在冲浆泵入口处添加,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则在压力筛出口处添加;微粒系统中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冲浆泵入口处添加,而皂土则在压力筛出口处添加。  两种助留剂系统需要经过溶解和稀释才可被加入纸浆,溶解和稀释过程由全自动设备自动完成。  2.3 浆内施胶  施胶采用AKD中性施胶,添加点在纸机冲浆泵入口处。  3 使用结果比较  3.1 助留效果  纸板面层和底层对匀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最难获得较高的网部保留率。表1是使用双聚合物助留剂和微粒助留剂期间纸机各层网部保留率的平均值。可见,在保持良好匀度的情况下,使用微粒助留剂可以产生更好的助留效果。  表1 助留剂的助留效果比较 面  层衬  层芯  层底  层微粒助留剂   上网纸浆浓度 %   网下白水浓度 %   单程保留率 %双聚合物助留剂   上网纸浆浓度 %   网下白水浓度 %   单程保留率 % 0.4190.10375.4 0.5390.14473.3 0.3260.03689.0 0.3670.05186.1 1.2250.09492.3 0.9220.05294.4 0.2560.03486.7 0.2360.06472.9(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