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特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二)
图像复制首要的要求是被复制的图像在视觉上跟原稿匹配。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表1列出了不同类型纸张复制图象的密度范围,而原稿的密度范围在0~2.7(3.0)。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原稿的密度范围比印刷图像的密度范围大,而且随着纸张质量的降低,可复制的密度范围越小,对于饱和度和色彩来说也是如此。 解决的方法是压缩原稿的阶调范围,使其和纸张等能够再现的密度范围相匹配。 三、纸张特性对网点增大量的影响 1.网点增大 网点增大对复制色相变化的影响比任何其它变量都大。在纸张上印刷的墨量会影响网点增大,而网点增大则影响印刷反差。在印刷黑白或彩色网目调图像时,网点增大会改变画面反差并引起图像细节与清晰度的损失。在多色印刷中,网点增大会导致反差丢失、图像深暗、网点糊死并引起急剧的色彩变化。 2.纸张特性对网点增大量的影响 油墨的光滑表面在较高质量的纸上产生了最佳的实地密度,当纸张质量降低时,实地油墨密度降低,产生一定的网点扩大,影响了印刷品的质量(图3略)。网线数越高,网点直径越小,纸面上微小的凹坑也能歪曲或遗漏细小的印版网点。因此,网线数越高的精细印品,要求纸张平滑度越高。这是选用纸张的一个原则(图4略)。但是实际工作中,也可以适当调节油墨的某些性能或改变工艺参数来适应纸张的这一特性。 四、纸张特性对印刷品套印精度的影响 对于精细的印刷品,套准要求较高,一般允许误差在0.05MM内。多色印刷中,引起套印不准的原因很多,但印刷过程中纸张因含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纸张变形是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纸张含水量改变不仅导致纸张的膨胀或收缩,而且由于含水量变化使得纸张局部尺寸变化,从而产生其它形式的变形,如卷曲、皱摺等。这种变形严重地影响印刷品的印刷工作者关心的是相对湿度对纸张含水量的影响。图5为相对湿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从曲线中得知: ①室温一定,高湿度时相对湿度变化引起含水量的变化率比中湿度时相对湿度变化引起含水量的变化率大得多;低湿度时也是如此。从这一角度看,印刷在中等湿度条件下进行最有利。 ②图中A、B分别为吸湿和脱湿过程的相对湿度与含水量曲线,两者组成一个闭合的滞后回路,这种现象称为纸张的调湿滞后现象。表现为:某一相对湿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水量的纸张,如果再经吸湿(脱湿)后,重新回到原有相对湿的环境空气中,其含水量比原来的要有所增加(减少)。 为了使纸张的含水量在整个纸面上保持均匀一致,并且与印刷车间的温湿度相适应;同时为了使纸张对环境湿度的敏感程度有所降低,提高纸张尺寸的稳定性,一般在印刷之前,要进行调湿(吊晾)处理。 五、结束语 纸张是印刷行业所使用的重要的基本原料,纸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由于所用纸张的特性的不同,其印刷适性也有明显的区别。在印刷过程中,影响印刷质量的纸张特性有纸张的白度、纸张的吸墨性、表面的平滑度、酸碱度,还有纸张尺寸稳定性、纸张表面强度等。为了使各分色片之间达到色彩平衡,在进行校色和层次调节的时候,必须考虑油墨在纸面的呈色效果。同样,打样也应当用色相和结构特性类似的纸张,以便模拟印刷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