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图书装订质量不乐观的原因(下)
4.工人素质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现在除一些大型印刷企业外,许多中小型印刷企业自己不做装订,多数由乡镇的私人企业完成,使印后装订成为产值低、利润低、劳动强度高的密集型工序。这些企业的工人,一是文化素质低,缺乏正规培训;二是不重视产品质量。另外,装订中手工操作工序多,要想出好活,必须要有一定的操作经验,才能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 5.生产环境差 在印刷界,大家都知道,印前工作环境最好,其次是印刷车间,装订生产环境最差,而乡镇个体装订企业的生产环境更差。有的装订厂设在简陋的土坯房里,有的甚至是半开放状态;而且大部分厂房冬天没有暖气,需要烧煤炉,这样的条件根本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6.管理不到位 企业缺少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更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有的企业为了省钱,不愿设置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及购置应具备的设备,也不愿改善现有的劳动环境。企业缺少对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 7.工价低 一些出版商将印刷装订工价一再压低,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减小,有的甚至只能保本,由此给装订质量带来了恶性循环。一是企业没钱投资设备、改善劳动环境;二是企业为降低成本,不选用适宜的装订材料;三是工人收入低,缺少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人队伍不稳定。提高装订质量的对策 为改善图书装订质量,使出版印刷行业健康发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印刷装订行业在认识问题的所在后,应该从有关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装订质量。[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