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泉牌:增光剥离剂(上)
一、概述:
目前,世界性的纸张生产开始由酸性造纸转向中性造纸,而中性施胶技术是中性造纸的关键,早在七十年代,国外的中性施胶技术就已成熟,采用AKD和ASA合成施胶剂进行施胶,这样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未得到广泛应用。近日,我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采用分散香胶进行中性施胶的产品。本产品是一种新型的浆内施胶剂,解决了困扰国内造纸工业从酸性施胶向中性施胶的技术难题,给广大造纸工业带来福音。
二、理化指标:
1、外观:乳白色带有蓝色莹光乳化液。
2、固含量:50±2
3、PH:5.5(5.5—7)
4、离子型:阴离子型
5、松香的游离度:≥99%
6、比重:1.02
7、粘度(25度)mpa.s≤28
8、分散性:冷水中极易分散
9、粒度:0.1-0.2um,粒度含量≥99%
三、特点:
1、与AKD等合成施胶剂相比,中性施胶成本低,使用方便,不产生操作障碍。
2、本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使用时液面貌一新无絮凝,底部无沉淀,解决了夏季施胶障碍的问题。
3、本品赋予纸张良好的平滑性,印刷适宜性和一定干湿强度,良好的憎水性能和防水性能是其它松香胶所不能达到的。
4、本品施胶高,在中性条件下,降低成本,节约增白剂用量1/3,具有不腐蚀造纸设备,不污染环境,延长铜网和毛毯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
5、进行中性施胶,纸张具有较高的裂断长和耐折度,其中耐折度提高56%-87%。
6、本品具有操作方便,易于调解和控制,使用本品时,可直接将原液加入至纸机湿部系统,一般在半小时内即可反映其施胶效果,可加以调节控制,而且占地面积小。
四、使用方法及用量:
1、用量:以干浆计0.6%-1.0,既每吨用12-30公斤成品胶。
2、使用方法:施胶时,浆料浓度为2%,填料加入量为20%(对绝干浆),加胶和加沉淀剂时相隔时间应为10-20分钟,施胶顺序:中性施胶→沉淀剂→填料。
3、使用范围:
(一)NaOH-Q法漂麦草浆,填料20%CaCO3(对绝干浆)。施胶剂0.8%,沉淀剂1.5%,施胶PH6.8,上网PH8.0,施胶度27(s),裂断长4800(m)。
(二)漂白麦草浆,施胶剂0.6%,沉淀剂1.5%,填料20%CaCO3,施胶PH值7.0,施胶度22(s),裂断长4610m,耐折度(次)28。
(三)漂白木浆,施胶剂0.6%,沉淀剂1.5%,填料20%CaCO3,施胶PH值7.0,施胶度16(s),裂断长6000 m,耐折度(次)271。
4、使用说明:
A.初次使用本施胶剂,最好针对本产品作一次小型试验,找出最佳工艺条件,然后进行批量生产。
B.使本产品时,须先用冷水稀释至2%左右,然后逐渐加入到浆中,使之均匀混合,严禁使用喷射泵喷施。(注意:不可将中性施胶剂直接倒入浆中,也不可使用深水稀释)。
C.初次使用本胶,应用减加料法调试工艺参数,初加入量应为参考用量的100%,以免因工艺调试不当影响正常生产。
5、施胶剂,沉淀剂在实际生产中用量的确定。
第一池浆各投料量不变,测定各工艺点参数及纸张各物理指标,如果各项物理指标均较高,第二池泺可依次降低施胶剂用量10-15%,增白剂量降低50%,若PH值(主要是上网PH值)比原工艺高0.2-0.4时可降低沉淀剂25%,然后测定第二池浆各点工艺数据及纸张的物理指标,依据测结果,第三池浆按上述比例降低松香和沉淀剂用量(增白剂用量不再降低)直至降至施胶度刚好合格。(未完待续)
目前,世界性的纸张生产开始由酸性造纸转向中性造纸,而中性施胶技术是中性造纸的关键,早在七十年代,国外的中性施胶技术就已成熟,采用AKD和ASA合成施胶剂进行施胶,这样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未得到广泛应用。近日,我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采用分散香胶进行中性施胶的产品。本产品是一种新型的浆内施胶剂,解决了困扰国内造纸工业从酸性施胶向中性施胶的技术难题,给广大造纸工业带来福音。
二、理化指标:
1、外观:乳白色带有蓝色莹光乳化液。
2、固含量:50±2
3、PH:5.5(5.5—7)
4、离子型:阴离子型
5、松香的游离度:≥99%
6、比重:1.02
7、粘度(25度)mpa.s≤28
8、分散性:冷水中极易分散
9、粒度:0.1-0.2um,粒度含量≥99%
三、特点:
1、与AKD等合成施胶剂相比,中性施胶成本低,使用方便,不产生操作障碍。
2、本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使用时液面貌一新无絮凝,底部无沉淀,解决了夏季施胶障碍的问题。
3、本品赋予纸张良好的平滑性,印刷适宜性和一定干湿强度,良好的憎水性能和防水性能是其它松香胶所不能达到的。
4、本品施胶高,在中性条件下,降低成本,节约增白剂用量1/3,具有不腐蚀造纸设备,不污染环境,延长铜网和毛毯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
5、进行中性施胶,纸张具有较高的裂断长和耐折度,其中耐折度提高56%-87%。
6、本品具有操作方便,易于调解和控制,使用本品时,可直接将原液加入至纸机湿部系统,一般在半小时内即可反映其施胶效果,可加以调节控制,而且占地面积小。
四、使用方法及用量:
1、用量:以干浆计0.6%-1.0,既每吨用12-30公斤成品胶。
2、使用方法:施胶时,浆料浓度为2%,填料加入量为20%(对绝干浆),加胶和加沉淀剂时相隔时间应为10-20分钟,施胶顺序:中性施胶→沉淀剂→填料。
3、使用范围:
(一)NaOH-Q法漂麦草浆,填料20%CaCO3(对绝干浆)。施胶剂0.8%,沉淀剂1.5%,施胶PH6.8,上网PH8.0,施胶度27(s),裂断长4800(m)。
(二)漂白麦草浆,施胶剂0.6%,沉淀剂1.5%,填料20%CaCO3,施胶PH值7.0,施胶度22(s),裂断长4610m,耐折度(次)28。
(三)漂白木浆,施胶剂0.6%,沉淀剂1.5%,填料20%CaCO3,施胶PH值7.0,施胶度16(s),裂断长6000 m,耐折度(次)271。
4、使用说明:
A.初次使用本施胶剂,最好针对本产品作一次小型试验,找出最佳工艺条件,然后进行批量生产。
B.使本产品时,须先用冷水稀释至2%左右,然后逐渐加入到浆中,使之均匀混合,严禁使用喷射泵喷施。(注意:不可将中性施胶剂直接倒入浆中,也不可使用深水稀释)。
C.初次使用本胶,应用减加料法调试工艺参数,初加入量应为参考用量的100%,以免因工艺调试不当影响正常生产。
5、施胶剂,沉淀剂在实际生产中用量的确定。
第一池浆各投料量不变,测定各工艺点参数及纸张各物理指标,如果各项物理指标均较高,第二池泺可依次降低施胶剂用量10-15%,增白剂量降低50%,若PH值(主要是上网PH值)比原工艺高0.2-0.4时可降低沉淀剂25%,然后测定第二池浆各点工艺数据及纸张的物理指标,依据测结果,第三池浆按上述比例降低松香和沉淀剂用量(增白剂用量不再降低)直至降至施胶度刚好合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