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油墨在塑料凹印中常见问题及解决
珠光油墨由于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高贵、素雅的特质,而被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但许多厂家并未掌握珠光油墨的使用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许多故障,造成极大的浪费。在此,本人对珠光油墨在塑料凹印中常见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珠光效果差或无珠光效果 原因: 1.印版网穴太浅或网穴堵塞,出现干版现象。 2.油墨黏度过高或过低,与印刷机速不匹配。 3.刮墨刀角度太大或压印滚筒压力太大。 处理方法: 1.印版网穴一般在25~45μm为宜;用稀释剂清洗印版网穴。 2.调整油墨的黏度,使其与印刷机速相配合。 3.调整好刮墨刀的角度,一般以45°为宜;减小压印力。 二、粘背、粘连 原因: 1.印刷品上的珠光油墨没有彻底干燥。 2.收卷张力过大或卷曲长度过长。 3.薄膜电晕处理不当或受潮。 处理方法: 1.在油墨中添加中快干稀释剂,或加大干燥装置功率,使油墨彻底干燥。 2.减小收卷张力、缩短卷曲长度。 3.重新处理薄膜,并防止受潮。 三、珠光油墨印刷不均 原因: 1.珠光油墨黏度过高,不易均匀涂布,压印后造成墨层不均现象。 2.珠光粉易沉淀。 3.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接触不良。 4.珠光油墨里的珠光粉所占比例不足。 处理方法: 1.降低油墨的黏度,选择相适应的稀释剂。 2.对珠光油墨进行充分搅拌。 3.加大压印滚筒的压力或更换新滚筒。 4.选择高质量的珠光粉与冲淡剂,使珠光粉占到30%~35%。 四,有珠光效果但无光泽 原因: 1.稀释剂挥发速度过快。 2.烘箱温度过高或冷风过大。 3.珠光油墨黏度太低。 处理方法: 1.应添加中慢干稀释剂,使其与机速相适应。 2.降低烘箱温度或减少冷风量。 3.增加珠光油墨的黏度,用相同调金油调整。 五、时常出现刀线 原因: 1.刮墨刀出现缺口或角度不对。 2.珠光油墨细度不够或黏度不合适。 3.印版网穴过深。 处理方法: 1.更换刮墨刀或调整刮刀角度,刮净版面多余油墨。 2.调整油墨黏度,使其与机速相适应。 3.在印版后加两个冷风管向版面吹风。 六、糊版、堵版 原因: 1.油墨干燥过快。 2.有杂质混入。 3.刮墨刀的角度不准或与压印滚筒的距离过大。 处理方法: 1.在油墨中加入相应的稀释剂。 2.注意周围环境卫生,控制好车间湿度。 3.调整刮墨刀的角度和与压印滚筒的距离,减少干版时间。 七、珠光粉印前印后不一致 原因: 1.珠光油墨出现色变。 2.珠光效果不一致。 3.搅拌不均,珠光粉出现堆积。 处理方法: 1.控制好前几色油墨的干燥,防止前几色油墨混入珠光油墨中造成色变。 2.稀释剂不宜单独加入墨泵中,应与珠光油墨相配合一起加入。 3.用墨泵搅拌时也要时常对珠光粉堆积现象及时清理,防止涂布不均。 八、印品复合后剥离强度差 原因: 1.薄膜电晕处理未达到要求。 2.黏合剂和稀释剂与珠光油墨不适应。 3.复合时上胶量不均。 处理方法: 1.掌握好薄膜品种和电晕处理的标准。 2.选择好珠光油墨,使其与黏合剂相适应。 3.控制好复合时的上胶量及温度、张力等。 来源:《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