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专色油墨的配色--计算机配色
三、计算机配色法 随着计算机和测色仪器的发展,配色软件也在逐步完善。计算机配色法的目的,就是使所配的混合色的三刺激值与待配色的三刺激值相等,而三刺激值又可与各原色墨的浓度建立数学关系式,依据这样的原理,经过多次计算后,即可获得符合要求的原色墨的配方。 电子测配色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测色仪、微机、分光光度计、打印机等,软件部分包括测色、基础数据库、预测处方和修正计算、处方管理等功能模块。配色程序可提供多个预测处方及色差、白度、黄度、同色异谱指数、色深度等量化指标。当需要对给定的色样进行配色时,将该色样测得的反射率值及观察条件(标准光源、观察者)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将按事先编制好的程序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及色差比较,最后计算机会输出配色处方。按输出的配方进行配色并打样后,再次测量该实际色样的反射率并输入计算机,再次经配色计算后,得到最终的最佳修正配方。这种方法虽然在计算上较复杂些,但有了计算机也就轻而易举了。 计算机配色比经验配色法和仪器配色法更加快捷、准确和有效。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外许多与用色有关的工业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国内,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采用这种配色技术。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购置计算机测配色系统的价格较高。(作者/骆光林 刘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