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墨印刷色彩装饰--故障排解(二)
5.浮色、色分层 由于油墨中颜料的粒度大小、形状、密度、分散性、内聚性等不同,使墨膜表面和下层的颜料分布不均,造成各层面的色调出现差异的现象。 原因: 浮色与墨膜形成过程中,颜料在溶剂中分布不一致有关,油墨的配方及配墨工艺不合理是主要原因。 (1)在调配合两种以上颜料的油墨时,由于溶剂在墨层的内部与表面挥发不一致,易出现对流而产生浮色现象; (2)油墨中颜料的密度相差悬殊; (3)作业方法及设备选用不合适。 防治: (1)改进油墨配方及制造工艺(如选用不易浮色的、易分散的颜料,改进颜料的分散工艺等); (2)添加防浮色剂,如硅油对防止浮色有显著效果; (3)选用合适的调制方法及设备。 6.色不匀(色发花) 墨膜的颜色局部不均匀,出现斑印、条纹和色相杂乱的现象。一般是由油墨的印刷作业不当,以及油墨成分与某些物质发生作用等引起的。 原因: (1)油墨中的颜料分散不良或两种以上的色漆相互混合时混合得不充分; (2)所用溶剂的溶剂力不足或作业黏度不适当; (3)印得太厚,使墨膜中的颜料产生里表“对流”; (4)在作业场所有与墨膜发生作用的气体(如氨、二氧化硫等)和酸碱等物质。 防治: (1)选用分散性和互溶性良好的颜料; (2)选择适当的溶剂,采用符合工艺要求的印刷黏度及膜厚; (3)调配复色漆时应使用同一类型的油墨,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类型油墨。 7.光泽不好 墨层干燥后没有达到应有的光泽,印刷后不久墨层出现光泽下降现象。 原因: (1)颜料的选择不合适,树脂的混溶性差,溶剂的选配不当; (2)承印表面对油墨的吸收性大,不均匀; (3)承印表面粗糙,不均匀; (4)油墨层烘干时换气不充分; (5)在高温、高湿或极低温的环境下印刷。 防治: (1)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油墨和溶剂; (2)印刷打底油墨,改善承印表面的不均匀性即粗糙度; (3)严格控制墨层烘干条件,烘干室换气要适当; (4)注意印刷工艺控制,确保墨层厚度均匀; (5)在墨层干透、熟化后进行上光; (6)控制印刷作业环境条件。 作者:彭鸣刚 信息来源:丝网特印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