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杯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日前表示,国内一次性塑杯市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进入扩张阶段,多数企业效益不错。但这一行业要稳步、健康地发展,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引导。其存在问题如下: 一、一次性塑杯的专用原辅材料缺乏,亟待开发。目前生产一次性塑杯的原辅材料还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市场急需满足成型性能需要的专用热成型级原辅材料,以提高产品质量,彻底解决塑杯强度、拉伸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二、一次性塑杯的国家相关标准尚未出台或不全。各个企业的标准不同,有的太严,有的太松。检验方法各式各样,有的不规范,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三、所谓的“降解材料”泛滥,缺乏有效监督和检查,不利公平竞争和环境保护。有的厂家生产的一次性塑杯根本就不是降解材料,却对外宣称是绿色环保产品;有的厂家拿到降解材料的相关认证后,却在实际生产中为降低成本,减少甚至不用关键的起降解作用的材料,而在包装箱、宣传资料上依旧宣称是环保绿色产品、降解材料。 四、一次性塑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一次性塑杯大概在 20亿~50亿只,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绝不亚于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购物袋。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要求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购物袋具备降解环保性能(或者要求生产厂家承担回收费用),却很少见到对一次性塑杯的生产和使用的单位有相关的要求。目前,国内生产的塑杯多数不能满足环保和降解的要求,国内也已具有符合这方面要求的生产技术,但推广不利。 五、生产和经营一次性塑杯的厂家缺乏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多数着眼于低价位、低品质的竞争。杯子的外型、图案大同小异,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很少去申请专利要求知识产权保护,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