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像大卫变魔术一样做营销
对,没错,做营销就是要象大卫.科伯菲尔一样,"催眠"对方,让对方对你所展现在他眼前的一切,深信不疑,甚至将你作为一个行业的标准去衡量你的其他竞争对手,这就是我提出的“定向思维营销”(当我提出这个模式的时候,我朋友说我是傻子,怒)这种营销模式即将为你带来的业务量会"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首先给大家做两个很有意思的游戏:
一、有3个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个人每人掏10元凑够了30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 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元+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此题在新西兰面世的时候曾引起巨大反响,有谁知道答案呢??
一、 这道问题不要考虑太久,凭第一直觉,回答。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800米赛跑,在最后一圈的时候,终于超过第二名到达终点,请问小明第几?
很多朋友在为第一道题伤脑筋找不出答案,是么?那么第二道问题的答案很多朋友的回答是第一名,对么?那么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首先第一道问题,我告诉大家不用算了,他的计算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按照他的计算去找真理呢?“=”号的两边应该是一边为“收入”一边为“支出”这样才会成为等式,但现在的等式两边根本就不符合收支,怎么会平衡呢?正确算法是收入方为旅店,旅店收入为老板收入30-5=25,加上伙计贪污的2元共27元,住宿方支出为(10-1)*3=27,这样才符合收支平衡的。
第二道问题回答第一的朋友绝对占70%以上,那么现在请朋友们自己找两个朋友试试,朋友甲跑第一,乙跑第二,你是小明跑第三,后来你超过你朋友乙,那么你第几?答案是,你第二!!!!
呵呵,是不是很多朋友都理解了?很有意思的测试吧,瞬间让你的脑袋不开窍,为什么呢?这就是所谓的“定向思维”,也就是我们要象大卫.科伯菲尔一样催眠你的客户的法宝。首先第一道问题人家给出了我们计算的公式,大家在潜意识里面就认为这样计算是对的,所以也不管对错真理,就是按照人家的方式找答案;而第二道问题呢,大家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就是二的前面是一,所以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所以要以“定向思维”的方式笼络你的客户,首先就是要“先入为主”,在各方面都给对方形成“第一”“卓越”的印象,那么在对方的潜意识当中,你就是行业中的一个标准,即使你的竞争对手找来,或者他们还需要参考其他你的同行对手并进行比较,那么由于人们的“定向思维”,他们比较来比较去最终还是会认为你是最好的选择。举例,假如我们是一家新成立的应销策划公司,希望以最短的时间在客户心中树立起“大公司”“有实力”的企业形象,那么我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家知名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即使倒搭钱!因为什么?定向思维,在人们潜意识里面大企业一定找大企业合作,所谓“强强联手”难道不是么?可能我这么说会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那么http: //blog.china.alibaba.com/blog/shmilycddwzy/article/b0-i1601323.html这篇文章是我当时提供给一家新成立公司的一份营销的概要,就是通过“会议互惠营销”的方式来实行我的“定向思维”理论的。(注:此“定向思维”理论只有诚信商人适用)
首先给大家做两个很有意思的游戏:
一、有3个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个人每人掏10元凑够了30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 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元+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此题在新西兰面世的时候曾引起巨大反响,有谁知道答案呢??
一、 这道问题不要考虑太久,凭第一直觉,回答。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800米赛跑,在最后一圈的时候,终于超过第二名到达终点,请问小明第几?
很多朋友在为第一道题伤脑筋找不出答案,是么?那么第二道问题的答案很多朋友的回答是第一名,对么?那么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首先第一道问题,我告诉大家不用算了,他的计算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按照他的计算去找真理呢?“=”号的两边应该是一边为“收入”一边为“支出”这样才会成为等式,但现在的等式两边根本就不符合收支,怎么会平衡呢?正确算法是收入方为旅店,旅店收入为老板收入30-5=25,加上伙计贪污的2元共27元,住宿方支出为(10-1)*3=27,这样才符合收支平衡的。
第二道问题回答第一的朋友绝对占70%以上,那么现在请朋友们自己找两个朋友试试,朋友甲跑第一,乙跑第二,你是小明跑第三,后来你超过你朋友乙,那么你第几?答案是,你第二!!!!
呵呵,是不是很多朋友都理解了?很有意思的测试吧,瞬间让你的脑袋不开窍,为什么呢?这就是所谓的“定向思维”,也就是我们要象大卫.科伯菲尔一样催眠你的客户的法宝。首先第一道问题人家给出了我们计算的公式,大家在潜意识里面就认为这样计算是对的,所以也不管对错真理,就是按照人家的方式找答案;而第二道问题呢,大家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就是二的前面是一,所以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所以要以“定向思维”的方式笼络你的客户,首先就是要“先入为主”,在各方面都给对方形成“第一”“卓越”的印象,那么在对方的潜意识当中,你就是行业中的一个标准,即使你的竞争对手找来,或者他们还需要参考其他你的同行对手并进行比较,那么由于人们的“定向思维”,他们比较来比较去最终还是会认为你是最好的选择。举例,假如我们是一家新成立的应销策划公司,希望以最短的时间在客户心中树立起“大公司”“有实力”的企业形象,那么我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家知名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即使倒搭钱!因为什么?定向思维,在人们潜意识里面大企业一定找大企业合作,所谓“强强联手”难道不是么?可能我这么说会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那么http: //blog.china.alibaba.com/blog/shmilycddwzy/article/b0-i1601323.html这篇文章是我当时提供给一家新成立公司的一份营销的概要,就是通过“会议互惠营销”的方式来实行我的“定向思维”理论的。(注:此“定向思维”理论只有诚信商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