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赢家”到事业“营家”(一)
笔者一直关注着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进程,并力求刻画出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轨迹。不久前笔者在访问几位电动车厂商老总时,发现话题中只要偶尔提及高乃龙先生的名号,对方就眼神洋溢,进而是交口称赞。究竟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能让整个行业的精英们和众多企业家为之称道折服?好奇心激起笔者对挖掘素材的欲望,决定探个究竟。
随便在百度或者GOOGLE输入“高乃龙”三个字,关于他的事迹,思想以及在电动车行业的影响力等相关资料就得到数万条信息之多。
这里不妨引用百度的一小段资料加以验证:高乃龙,资深实战派营销专家、中国电动车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电动车营销第一人、上海蓝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营销专家网》、《博锐管理在线》、EMKT等20多家权威媒体特约撰稿人,《前沿讲座》特聘专家、《全国电动车》总顾问,并兼任多家企业营销咨询顾问。
他专注于中国电动车营销事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白手起家,先后带领蓝慧团队为众多知名企业提供实战培训和高品质的营销策划服务。在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独具特色的《电动车超速赢利模式》,创建了《三维营销》、《四问调研法》、《蓝慧新营销》、《蓝慧成功学》等营销模式。
几经联络,终于有了与高先生见面的现实可能。之后笔者与高先生的访谈安排在他驻上海公司的办公室。
匠心独具开创电动车新潮流
与别人不一样的是,高先生的学业和成长生涯完全由他自己设计。10年前,刚踏上社会,连找到一份工作都非常的困难,因为当时他一没有很高的学历,二没有工作经验。后来他就想,无论如何得先找到一份工作,哪怕工资低一点,这样才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在他经历无数次求职失败后,慢慢明白一些道理,那就是首先要自我定位,当时大部分求职者的心态是要求工作离家近、工资高、工作轻松。而他怎么办?如果他的心态跟他们一样,那么找工作就难上加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另辟蹊径。他求职的要求就非常简单,那就是工作离家要远,工资低一点,工作重一点,或者是别人干8个小时,他可以工作10个小时,把自己的不足转换成自己的优势,所以他最终如愿以偿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边打工边挣钱,边读书,一路走来,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班组长、部门主管、经理、副总;再到做销售,进入策划业、去浙江,然后选择电动车行业进行创业。其中的酸甜苦辣,创业的艰辛、策划的困惑,以及创意的兴奋,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过了。
进入电动车行业是2003年的事了,当时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一家电动车企业担任兼职策划总监,负责电动车营销策划。2003年4月,正赶上全国抗击 “非典”给人们带来出行的不便,使电动车这一绿色环保产品,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开始热销,从此电动车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他也因此独具慧眼,与电动车结下不解之缘。
同年十月,某企业准备召开全国经销商大会,由他负责全程策划,会议取得空前的成功。在此之前他也做过很多策划,但做电动车营销策划他还是第一次,尽管对行业不是很熟悉,但他毕竟还有过其它行业的策划经验。当时大会议程是他排的,为了充分表现自己,所以他为自己安排了一次演讲的机会,结果反映效果不错。后来另外一家企业在同年12月份搞招商会也找到他,请他为他们企业的经销商做一次培训,也是非常成功。所以他觉得自己好像对这个行业情有独钟,也就是因为那次演讲使他日后对电动车行业的认识由感性变理性,也正是因为这件小事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同年年底,他毅然决定辞去高薪兼职工作,准备自己创办一家策划公司大干一场。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咬牙切齿下定决心后,他觉得不管怎么说,可以尝试一下,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一旦成功自己就可以当家作主了。既然是开公司就需要投资租房子、买办公家具、招人什么的,他拿出了家中微薄的积蓄开始筹备运作公司,就这样一步步的开始他的创业生涯。
第一张定单的痴狂
 2004年4月18日,N市开元大酒店的包间,慕名而来的上海G品牌电动车的X总(化名),经过十多天的“跟踪”终于找到了平时总是很忙的高先生。因为之前在电话里说的够明白了,十分钟后,X总和高先生就草签了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是在五一期间,高先生和他的策划公司必须为G品牌电动车做一次全面的市场推广和上市启动,掀起五一节抢购风暴。
为了进一步为五一抢购风暴造势,高先生部署兵力在某市人口密集区域,如市区各社区,各乡镇小集市等展开《G品牌电动车七天试骑,不满意退换》、《G品牌电动车献爱心,免费维修总动员》《十元配件随意换,五十元配件送上门》的宣传攻势,同时大量派发VIP卡,接着在某地区的各大报纸上刊发软性文章,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开辟专栏进行《你身边的一百个G品牌电动车故事》的有奖征文活动。
各大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在头条发布了G品牌电动车五一节抢购的消息,某市的市场沸腾了,某市的周边市场也受到这次五一冲击波的影响,G品牌电动车在某市五一黄金周创下了日销量百余辆的销售神话。
为了这次成功的策划,高先生几乎是花尽了全部的心血,整个人成为一个工作狂,连日的操劳,整天处于内火上扬,鼻孔几番出血。整个策划过程,高先生几乎都是鼻塞棉球继续坚持工作,这真是策划也疯狂!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他能不能把握和创造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这一点至关重要。大部分人不太注重和把握不住这样的机会,而高先生却总能抓住各种恰到好处的时机。